時候。
竟然難得的會羞愧。
很多事情都盲目地贊同關羽的意見。
當初在長安過手事務的時候,交接的時候很多事情呂布提出來,關羽就說好。
雖然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是呂布在關羽麾下挑選實力足夠的士卒,然后來組建出新的重騎兵隊伍。
這次關羽那可是掏家本的。
只要是愿意跟著呂布去成為重騎兵的士卒,他一概讓呂布任意挑選。
畢竟揚武軍的士卒數(shù)量很多,但是要保證馬步弓兵的比例,所以有一部分騎術不錯的士卒沒有競爭到騎兵的名額。
那這次剛好是他們的一次機會。
重騎兵在騎術上的要求并沒有多么高,但是對體魄的要求比較高。
而關羽帳下的步卒一個個的那都是猛男。
因為這些步卒都是周倉帶的。
長距離越野跑步起來,那周倉是挺輕松的,但是其他步卒得費力啊。
被周倉這喪盡天良的體能教官給狠狠地磨練完。
所有能夠在揚武軍軍中繼續(xù)帶下來的,沒有一個不是狠人的。
就連呂布這種善于練兵的,對于關羽給自己提供的這些士卒也滿意得很。
他的實力大家都是信服的,而且也有下到軍支部的知識分子給他們普及呂布歸順劉備之后的重要性,以及對各州百姓和將士們的益處。
這些知識分子都是之前從軍中選拔出來到太行書院進修過的。
每個曲都會有一個這樣進修過的優(yōu)秀軍人,主要目的是傳播正確的戰(zhàn)略思想,空閑的時候給他們上一上簡單的課程。
陳琛并不打算讓這個時代,己方陣營們都只是一群機器。
他更希望他們能夠主動去思考一件任務應不應該執(zhí)行。
就算去執(zhí)行了,也要去思考一下后果會是什么。
在戰(zhàn)場上每時每刻遇到了什么樣的事情應該做什么。
原本之前軍中的將領們覺得讓士卒們中腦子好的去進修應該沒有什么用,但是既然是先生要求的,那肯定還是照辦的。
他們都是不抱有希望的,
但是最后在戰(zhàn)場上的時候,每支隊伍的表現(xiàn)都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士卒們聽命令和執(zhí)行的效率更高了。
之后的提升雖然沒有初期剛剛開始掃盲的時候那么大。
但是還是讓軍隊的整體實力在緩慢提升。
這種提升并非是交手的戰(zhàn)斗力。
而是一種從精神上的提升。
陳琛說過的,要讓每一個士兵都明白自己也要從將軍的角度看問題,多思考,多學習。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劉備集團這種正能量爆棚的集團中,哪有人愿意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好的職業(yè)者呢?
所以其實荀攸、呂布、趙云這樣的組合,鎮(zhèn)守荊州,完全是可以讓人放心的。
而劉備帶著原本荊州系的將領繼續(xù)前往益州,而荊州軍則是交由荀攸他們整頓,如今的劉備大軍,是分成兩部分的,都是由原本的隊伍和荊州軍混合而成的。
劉備軍中除了軍紀嚴明之外。
并沒有什么歧視習慣。
因為他們本身之前也是由各處的隊伍打亂形成的。
有時候雖然有些小摩擦,但是都被下到了曲級別的知識分子調(diào)解了。
實在調(diào)解不了的再上報長官。
所以當天下人都在驚嘆為什么劉備收繳部隊的速度能夠那么快。
他們將俘虜轉(zhuǎn)換成軍隊生力軍的速度也快得驚人。
說實話,某種程度上,他們就是被洗腦了。
劉璋怎么可能會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