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青山不是,不愛寫日記,也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集體要收走他弄回來的大家伙,沒點好處可不行。
王青山安撫完了劉玫,就跟著大隊干部們進了王祿家的客廳。
王青山和大隊干部一番討價還價后,最終商定王青山所獵的野豬劃歸集體所有。生產隊按照供銷社收購價補償王青山的經濟損失。
今天中午,生產隊就分肉。
為了鼓勵王青山為民除害的這種優秀品質,王青山有優先選擇權。
王家寨子上上下下,一片歡騰,和過年差不離。
要知道,上一次吃肉,還是過年的時候,都大半年了呢!
肚子里面沒有油水的村民,早就饞慌了!
王青山一下子成為了王家寨子的大英雄。
尤其是他大公無私的表示,自己只要豬內臟和豬頭肉的時候,更是感動了王氏族人。
相應的,也快氣死王邱氏了!
一大頭肥豬,四百多斤吶!
本來應該都是她王邱氏的,就這么活生生被分走了。
王芬家老大一刀一刀劃拉著野豬,王邱氏感覺就跟一刀刀割著自己的肉似的,心肝脾胃腎,沒有一處不疼的。
王青山看著王邱氏皺成一團的臉,心里痛快極了。
王家寨子的收入不高,年底結算的時候,可沒什么結余。
這頭野豬掛在賬上,可不是個小數。
就算他不提出來,生產隊結算的時候,也會主動提出糧食結算的方案。
就這么一頭四百多斤的野豬,再怎么也能抵大半年的口糧了。
再加上每天十個工分,他和劉玫的吃飯問題,應該能解決。
“老實人”王青山心里面的小算盤噼里啪啦的響了一陣后,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帶著自己的套下水和豬頭,志得意滿的回了新屋基。
干了這么一件大事兒,王青山自然要給家里人一個交代。
拉著劉玫和忿忿不平的王芳,嘀咕了幾句。
兩個女人都不是蠢的,立刻釋然了,齊心協力的收拾起了那副下水,端上了桌。
這年頭,物資短缺。
一般來說,家庭條件好的(如王芳一家),也只會在開工和收工的時候,弄個半葷素席,表示表示。
可在王青山家干了三天,就吃了這樣兩頓席,平時還有雞蛋掛面這樣的好飯。
工人師傅也是講良心的,干活就越發賣力了起來。
劉玫這邊的豬頭剛下鍋,那邊的石墻已經立起來了三分之一。
這個進度,雖然說不上史無前例,也算是十里八村數得上號的了。
因為這一頓野豬肉,王青山在王家寨子的人氣空前高漲。
知道王青山在修房子,大家房前屋后吃不完的蔬菜,也會順手給王青山薅一把。
需要扁擔,籮筐什么的,也會應承下來。
偶爾得了空,也會給王青山搭把手。
當然,有什么修房造屋的小竅門,也會適時的給王青山嘮幾句。
王青山一下子就體會到了人情冷暖,也獲取了不少新的知識,少走了不少彎路。
初見成效的王青山,開始琢磨什么時候再搞一個大家伙。
當然,緊記著“升米恩,斗米仇”古訓的王青山,不會選擇在剛分了肉的現在。
王青山依舊會上大青山,只不過,帶回來的都是小玩意兒。
蘑菇,板栗,山核桃,野雞,野兔,菜花蛇……
你說什么?
居然吃蛇?
那是你沒有餓過肚子!
被王青山處理過的菜花蛇做出來的蛇羹,好吃得能讓人吞了舌頭。
當然,劉玫親手制作的板栗燉雞湯的味道,誰吃過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