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山和劉玫之所以能和小姑娘們打成一片,還有一部分是那一大袋省城特產(chǎn)的功勞。
什么糖炒栗子,什么泡椒鳳爪,什么鹵牛肉之類的,完能夠俘獲吃貨們的心。
所以,王青山和劉玫走的時候,姑娘們那叫一個念念不舍啊!
充分的證明了那句話有奶就是娘。
最后,還是劉玫許諾,下一次再帶零食來看她們,這才脫了身。
面對小姑娘們對零食的熱情,王青山無法理解。
反倒是周依依和陸承志之間朋友變情人的事兒,王青山更容易接受。
周依依和陸承志都是京城圈子里面有頭有臉的人物,相安無事了這么多年,居然說好就好上了,也是跌破了一大堆眼鏡。
要說起來,劉玫也能算得上他們倆的媒人。
所以,這一場婚禮,劉玫非去不可,不去就是不給周依依和陸承志面子。
當然,作為周依依的御用服裝設計師,周依依的禮服也必須是劉玫一手操辦的。
中式禮服,西式婚紗,敬酒服,晚宴服,甚至還有周依依小姐伴娘的伴娘服,都落到了劉玫的頭上。
當然,周依依小姐從頭到腳的配飾,也成了劉玫的事兒。
為此,劉玫整整忙了大半年。
畢竟,劉老板的其他事兒也不少。
好在化妝造型的事兒用不著劉玫幫忙,劉玫才能安然的一手挽著王青山的手臂,一手拿著一個坤包,以賓客的身份站在了酒店門口。
把請柬遞給侍者,王青山和劉玫就被迎了進宴會廳。
周家和陸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兩家聯(lián)姻,席開六十桌,都是壓縮以后的規(guī)模。
要不是周依依和陸承志強烈要求,以劉玫的身份地位,還真夠不上參加這場盛會的資格。
劉玫跟著徐國平老爺子和周依依在京城圈子里面混了這么久,在場的賓客里面,大部分都是認識的人,這讓劉玫不自覺的松了一口氣。
王青山卻忍不住拉了拉自己的領結(jié)。
他不習慣這玩意兒,嫌它勒得慌。
要不是場合不對,王青山早就把這玩意兒給扔了。
有多遠扔多遠的那種!
周依依厚道的給劉玫安排在了女方親友席,旁邊就是她的小姨方醫(yī)生一家子。
都是省城這種“小地方”來的,大家誰都不嫌棄誰,王青山這才覺得自在了一點。
這種正兒八經(jīng)的宴席,并沒有多大的意思。
等到長輩們走了以后,大家移步宴會廳,觥籌交錯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正經(jīng)的,不正經(jīng)的生意,大都是在這里達成的。
作為忙得腳不沾地的新娘,周依依可沒有忘記自己的大媒人,百忙之中還不忘抽空給劉玫介紹幾個朋友包括有數(shù)面之緣的葛家輝葛少。
其實,葛家輝對周依依還挺有好感的。
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葛少也不是死纏爛打的人,只能無奈放下。
葛家輝在商場上混了這么多年,自認還有幾分識人之明。
唯一一次看走眼,就是在劉玫這兒。
這個看著溫柔賢淑,柔柔弱弱的女子,應該蒔花弄草,修籬烹茶,做一個家庭主婦,或者當一個不問世事的藝術家。
誰知道,這個女人卻成為了一個商人,一個成功的女商人。
真真教會了他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葛家輝輕笑了一聲,主動發(fā)起了寒暄。
“劉老板,好久不見。最近的生意怎么樣?”
面對葛家輝的熱情,劉玫適當?shù)暮盍艘幌隆?
“托葛少的洪福,還能吃得起飯。”
葛家輝嘴角抽了抽。
如果巧玉坊都只能算得上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