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的干擾。
但足跡不一樣。
足跡可能在地面、墻壁和大理石扶手上...
那些地方相對玻璃更為粗糙,上面覆蓋的灰塵也更多。
如果直接用粘附性極強的膠帶去粘,最后恐怕也只能得到一截粘滿灰塵的膠帶。
所以,想提取足跡,必須得用科技含量更高一點的方法。
“那個...”
林新一在客房里一番環(huán)顧。
最后,他又盯上了那臺方方正正的老式電視機:
“把這臺電視機拆了,把電視機側(cè)面的黑色機箱板拆下來。”
“誒?”警員們都沒反應(yīng)過來:
拆人家的電視機干嘛,電視機也能用來破案?
“直接拆!”
“拆壞了我...額...目暮警部會賠的!”
林新一不加解釋地催促道。
于是,幾個年輕警員馬上動作麻利地拆起了電視。
瀨羽尊德非常想要阻止,但卻不好開口——作為一個財閥大佬,他總不可能連一臺電視機都舍不得。
很快,電視機被開膛破肚。
那塊平整寬闊的黑色機身側(cè)板,也被警員們小心翼翼地取了下來。
“然后呢?”
看著這塊大大的黑色塑料板,大家都很疑惑。
而林新一卻是指著這塊剛從電視機上拆下來的塑料板,對那幾個警員吩咐道:
“你們拿幾件衣服之類的紡織品,跟這塊塑料板摩擦。”
“摩擦?”警員們微微一愣。
“摩擦!”
林新一感覺自己像是在教小學(xué)生。
而仔細想想...哈氣,打光,加上膠帶紙...他教的好像的確都是小學(xué)生都會的東西。
甚至,就連現(xiàn)在用的這招,也同樣在小學(xué)生的知識范圍之內(nèi):
“摩擦生電,明白嗎?”
“用摩擦的方式讓塑料板帶靜電,然后再把帶靜電的塑料板鋪到可能留有灰塵足跡的地方。”
作為法醫(yī),林新一每次都會和同屬技偵的痕檢同事一起出現(xiàn)場。
而他們提取灰塵足跡用的最多的設(shè)備就是,靜電吸附器。
現(xiàn)在沒有現(xiàn)成的靜電吸附器,林新一只能嘗試著,讓這些警員用土辦法、土材料,通過人肉摩擦創(chuàng)造出靜電吸附裝置了。
“當(dāng)微小的不帶靜電的物體靠近帶靜電的物體,由于靜電感應(yīng)現(xiàn)象,靠近帶靜電物體的一端會感應(yīng)出與帶靜電物體相反的電性,進而導(dǎo)致該微小物體被吸引、貼附到帶靜電物體上。”
林新一簡單地講解了一下靜電吸附的原理:
“所以只要把帶靜電的塑料板鋪到可能留有灰塵足跡的地方,客體上的灰塵就會因為靜電吸附效應(yīng)被吸附到塑料板上。”
“客體上的灰塵轉(zhuǎn)印到了黑色的塑料板上,因為背景色差加強,原本肉眼難以分辨的灰塵足跡,也就能相對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了。”
他一番長篇大論地解釋。
也不知道那些警員們有沒有聽懂,反正他們是熱火朝天地忙起來了。
沖著這塊黑塑料板,幾個年輕小伙脫下外套使勁摩擦摩擦,不一會都快把這板子給摩擦得燒起來了。
再然后,按照林新一的指示,他們試著把已經(jīng)帶上靜電的塑料板鋪到陽臺的護欄扶手上。
這護欄扶手是大理石做的,上緣比較寬闊,非常適合在攀爬時下腳借力。
所以,林新一把它當(dāng)成了可能存在足跡的首要懷疑目標(biāo)。
而結(jié)果并沒有出其意料。
警員們把黑塑料板往那大理石扶手上一鋪,等待片刻后再拿起來...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