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有丞相長史宋刈清之女宋槿,年方十六
秉性柔嘉,聰慧敏捷
靜容婉柔,毓自名門
冊為郯親王妃,授之金冊金印。
于德昭十七年正月初六正式行禮入府。
欽此。
“姑娘,這旨意可是郯親王爺親自向圣上求來的,嫡親的王妃,您可是這第一位!”
前來傳紙的公公乃是當今皇上身邊親信,饒是見慣了這皇家富貴的大風大浪,也對眼前這個女子的好運所折嘆。
郯親王乃當今的三皇子,是如今的中宮皇后娘娘所出。一年前,大皇子謀逆,被三皇子親率羽林軍于其大婚當日誅殺,同時,大皇子生母葉皇后被廢黜于冷宮自盡,連帶著原來的顧丞相一家判了抄斬之刑。
原來的顧丞相長女顧語吟正是當日與大皇子拜堂成親的那位新娘,不過,卻也是最令人唏噓的新娘。
世人誰人不知,顧語吟私奔未遂,本是連一個小小的商賈之妻都喪失了資格,卻入了這皇后嫡子沅王的眼,自跪于御書房外親求圣旨,雖是以側妃入府,沅王卻執手喚她為妻,大婚之日于天下昭告,愿永不娶嫡親妻室。
世事無常,不過剛拜完堂的功夫,來客郯親王手持圣旨,身后大批羽林軍隊,不過瞬息之間,滿地鮮血給這個紅色燈籠亮堂的丞相府更加致命鮮紅。
沅王側妃頭蓋還未來得及被摘下便已換上了囚服,不過三日,便化作一縷魂魄香消玉殞。
面對突然衰敗的這偌大丞相府邸,過路人皆是,感慨嘆息。
顧語吟被推進了刑場,直到人頭落地,眼睛仍死死地盯著遠方,她的妹妹顧語頌因身體不適被送去了江南療養,雖是已派兵前去抓捕,但顧語吟至死,嘴里仍舊呢喃著
阿頌,阿頌,別回來……
當顧語吟再次睜開眼,世事斗轉星移。
對鏡描繪紅妝,眼前的女孩就好像一朵盛放的紅色妖姬,眉眼間奪盡山川凜漓的風情,一顰一笑都惹人沉醉。不同于顧語吟江南女子的清秀淡婉,眼前這張臉,美得肆意張揚。
這是一張她不曾陌生的臉,丞相長史宋刈清庶女宋槿。
顧語吟的父親顧云起乃是當今丞相,宋刈清與顧語吟的父親顧云起同年科舉高中,正是書生意氣的年紀,兩人之后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顧云起一路升遷,被皇上看中,不惑之年剛過,便成為當朝丞相;而宋刈清從大理寺丞起便再未受到矚目,反而卷進了貪污案一路獲貶,還是顧云起念在昔日同窗情誼,將其受用,再次升遷成為丞相長史。
久而久之,年紀相仿的顧語吟和宋槿便常常來往,成了閨中密友。
顧語吟貴為一品丞相嫡長女,自小便是被各路官宦人家的小姐捧在手心里長大,丞相夫人也極其溺愛,雖未養成刁蠻任性的性子,但內心終究是天真有余。
而宋槿則不同,她母親不過是一介歌姬,一直被她父親養作外室,是他父親在升至丞相長史后才接入府中,面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妾室和庶女,宋刈清的夫人禮部尚書之女裴斯如心里頭自然不會舒服,多年來,明里暗里仗著婆家的勢力沒少給這對母女使袢子。
宋槿在府里見慣了人心陰險狡斗,不過好在,她的相貌是十足十遺傳了母親的,較之母親,容貌更盛,司空見慣了人心狡詐摸爬滾打的母親從小便教會了她,如何用一張盛世的臉來為自己博得一個好未來。
顧語吟慢慢摩挲著這張臉,內心思慮萬千,重生的這段時間以來她已然蛻變,不再天真懦弱。重生之后,查到的,是令她觸目驚心的真相。
長跪的腰間突然被暗地里狠狠地擰了一把,顧語吟緩過神來,扭頭對上了嫡母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好槿兒,還不快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