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其他人上臺比武,杜晚與李景的這場對戰遠沒有如李童欣對廖啟文那般精彩,但卻更讓人感到震撼,同時也激起了眾人對境界提升的渴望。
目前“太華三杰”已出場兩人,雖然池仲伊那場確實是讓人忍俊不禁,不過好在杜晚還是幫三人的諢號掙回了些顏面,此時眾人都對景侯的那場比試充滿期待,只是別如池仲伊那般便好。
景侯抽到的是丁四簽,由于丁組之前三輪對戰,對手境界和實力比較相當,所以進度稍慢了些,此時才輪到景侯出場。
與景侯對戰之人名為江春,是名女子,靈境初登修為,對上靈境巔峰的景侯,實在是有些不夠看的。
對戰剛剛幾個回合,便被景侯一招掣云手逼到演武臺角落,不得不認輸。
隨著景侯的對戰落幕,觀戰弟子對首輪的淘汰賽已經不再有那么大的期待了,隨后的對戰都比較平淡,很少有如李童欣和廖啟文般精彩的了。
中間也出現過幾個打得旗鼓相當對戰,不過都是中規中矩的打法,打到最后也是同劉青松和王同的對戰結果相同,勝出一方也是僅勝一線。
首輪對戰此時也接近尾聲,劉文是丙組最后一場,對手名為蕭止良,這名字一聽,還以為他要傷天害理呢。
不過作為半個讀書人的劉文知道,“止世之惡,轉以為良,大善。”出自天衍圣公的《戒世論》第三冊。
如此看來,這蕭止良多半也是讀書人了。
二人臺上站定,相互致禮后對戰開始。蕭止良未急著出手,他看不出劉文的修為境界,選擇等待,目的是想后發制人。
劉文已經玄境巔峰修為,自然看得出蕭止良目前是靈境入室修為,之所以沒急著出手,他是在考慮是否和劉問一樣,壓到靈境初登,比蕭止良低一小境來戰。
之所以如此想不是因為劉文不想像劉問那樣吃些苦頭,而是他這場對戰是丙組最后一組,如果對戰時間過長,會拖慢整個演武的進程,劉文雖平時嬉笑怒罵沒個正行,但識大體。
最終劉文還是決定本場同境界來戰,既能達到練手的目的,也不至于拖慢進程。
既然蕭止良未動,那劉文就不客氣了,出手就是一記靈境入室招法——云出岫,直取蕭止良頭顱。
蕭止良沒選擇閃避,同樣用出一招云出岫,以攻代守。只見兩道青白色靈力光柱瞬間對轟在一起,劉文身形紋絲未動,蕭止良退后兩步才止住身形,索性劉文并未追擊,不然此時應該勝負已分。
蕭止良止住身形后,不再有后發制人的打算,既是同境,也就無需在試探。緊接著便是一式長虹掛日對劉文呼嘯而來,出手瞬間蕭止良身形也未作停留,腳踩連岳訣緊隨自己的拳罡只取劉文。
劉文這次學他蕭止良,竟是同樣的招式出拳的同時棲身而上,兩者拳對拳又重重的轟在了一起。
此番對轟兩人不似之前那般試探,皆是出了全力,四拳對在一起,僵持不過三息時間,蕭止良便倒飛而出,在空中連續兩次翻身,落地后又倒退出三步才止住身形。
戰況已經明朗起來,兩人雖然同境,戰力卻相差懸殊,如果不是劉文在最后瞬間收了兩成的靈力,此時的蕭止良恐怕已經受傷。
蕭止良想不通,兩人同等境界,為何戰力相差如此之大,要知道此時僅僅是靈境階段,能夠容納和用出的靈力有限,若是到了更高境界,豈不是會越拉差距越大。
劉文此時倒是有些后悔起來,早知如此結果,該用靈境初登修為對戰的,結果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只是時間或許會稍長一些,但也不會太長。那之前劉問對戰為何會如此辛苦呢,難道劉問故意演的?不過絕對不可能啊。
劉文想得沒錯,劉問不是演的,而是打得真辛苦。與劉文不同,劉問是在武境與人對戰,靈力壓得死死的,甚至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