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阮玉。”阮玉作揖施禮道。
孟盡孝聞言大吃一驚道“你就是大秦首富阮玉?久仰久仰,今得一見果然氣度不凡啊。”
“孟先生過譽了。”阮玉輕笑道,這般客套的禮儀他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
孟盡孝并沒有被阮玉的和善迷惑到,反而因為阮玉的一句孟先生而提高了警惕,他還沒向阮玉透露過姓名,為何這阮玉就知道自己姓孟?
對于孟盡孝表現出的一絲警惕和疑惑,阮玉自然是心知肚明,于是直接便表明了,“能得見陳靈建賬下的賢能之士孟盡孝先生,玉也是三生有幸啊。”
“看來阮先生已經知道我是誰了,我挺好奇阮先生是如何知道我的,我可不記得有向誰透露過我此行的行蹤。”孟盡孝坦然道,既然阮玉知道了他的身份,那他自然沒有在隱瞞的必要。
“只是一些還留在隨州的舊伙計在寄給我的書信中提到了孟先生罷了,信中說道孟先生替他答疑解惑了一程,因此,阮某斗膽想招待一下孟先生,聊表謝意。”阮玉隨口道。
孟盡孝聞言,回想了一下,他一路走來確實替一位老者答疑解惑過,阮玉商行在隨州已經被查抄了,沒想到那位老者竟然是阮玉商行的伙計。
“盛情難卻,那就有勞阮先生了。”孟盡孝作揖道。
“請。”
一路上,孟盡孝算是徹底見識了一下吳州城的繁華,以及吳州規章制度的奇異,完全與古法背道而馳,不過,吳州城也因此在亂世之中顯得生機勃勃。
“不知孟先生此次南下有何貴干啊?”阮玉笑問道。
“見識一下江南的風水人情好為日后打算罷了。”孟盡孝敷衍了事的說道。
“我看不然吧,區區吳州之地,怎勞孟先生親往?遣一位心腹足矣。”阮玉依舊一臉和善的說道。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幸好我未派心腹而來,不然孟某還真領略不到吳州的風采。”孟盡孝同樣也是笑臉相迎。
“那孟先生覺得吳州如何?”阮玉借力打力的說道。
“與王都媲美。”孟盡孝如實回答道。
“洛京人口千萬,吳州城怎敢媲美洛京。”阮玉唏噓的說道,心里卻明白孟盡孝所指。
“王都自然是陳王之都。”
洛京作為大秦的帝都,天子腳下,能容納的人口自然龐大,加上洛京百年以來不斷的向外擴建早已今非昔比,此時的洛京相較于秦先帝定都時的洛京大了三倍不止!常駐人口更是達到了千萬,駐軍鼎盛時期也達到了百萬之眾!
大秦的版圖十分龐大,可以說東大陸的十分之九都是大秦的地域,大秦之域北接高韓,西處大漠,南是一望無際的汪洋,東與寇國隔海相望,而在這大秦的疆域上,人口不僅僅是涌向帝都洛京,還有蒼州的蒼山城,昌州的孟城,西部巴蜀的玄德城,北部業州的業城,江南蘇州的蘇州城,東部定州的定州城,隨州的隨州城,西南陽州的江陽城,還有貿易發達,四通八達的陵州城,這些城市都是人口的聚集地,古往今來,或多或少都成為過某些勢力的王城或都城,這些城市便是兵家所言之地利,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刻孟盡孝如此評價吳州城,也正是說明了吳州的發展迅速,如今隨州城的常駐人口便有三百多萬,雖然吳州城傳言已經超過了百萬,但人口密度卻已和隨州城相當!
孟盡孝完全相信,只要吳州城夠大,吳州的人口絕不會比隨州少。
“在下想孟先生可不只是為了領略吳州的風采才來的吧。”就在這時,諸葛賢來到了阮玉的府邸,好巧不巧的還聽到了阮玉和孟盡孝在門口的閑談。
孟盡孝回頭一看,只見一位長相妖異的男人從他身旁走過,直接走到了阮玉的面前,男人樣貌陰柔,身體修長,舉手投足間都透著高人雅士才會散發出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