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政變?你且速去道來!”李思也欣喜道,難不成還真讓辛子麟給說上了?
“沛侯陳可賽密謀少府白泠暗害許辭良,華文寧,孟盡孝三位大臣,陳王震怒,逮捕了白泠三族,沛侯更是被陳靈建下令腰斬于市,現在隨州上上下下人心惶惶,舉國不得安寧,那些原來跟沛侯有關聯的也立馬跟沛侯撇清了關系,生怕自己被牽連。”
“好,好啊!”李思也聽完,拍案叫好,隨州出了這么大的事,他應當立即發兵!若能奪下海州,屆時,海州與濮州遙相呼應,互為唇齒,那他們在山東山西一帶就可以穩扎腳跟的發展了!
“來人,通知辛將軍,牽將軍,司徒將軍,太史將軍及諸位副將營中議事。”李思也大手一揮,立馬著手擺弄起眼前的沙盤。
待人都到齊后,李思也立馬說道“諸位將軍,我議奪下海州!”
“大帥既出此言,可有完全之策?”牽弘出列問道。
“諸位來時,我已心生一計,不過我也想聽聽諸位的意思。”李思也說。
“強兵硬戰!此處地形廣袤,利于騎兵沖鋒,騎兵奪其士氣,步兵隨后,只進不退,直接壓制敵方主力進行纏斗!”太史游率先提議道。
李思也點點頭沉思道“如果我軍在此處被阻擊,那陳軍是否能以最小的兵力損耗拖延時日?”
李思也所指乃是陳軍大營之后的一片狹窄地段,東邊是東海的斷崖絕壁,西邊是陵河的分支,陳軍依靠莽山口可在此處最大的阻截向軍。
“那就這樣,末將分軍向西出發,繞泰山一圈,從這出來就是莽山口,末將就可以從后方突擊陳軍!”太史游用手指在沙盤上劃了一個大圈,這種長途迂回也只有他敢說出來。
“不妥。”司徒殤說。
“如何不妥?”太史游問。
“你繞泰山一圈須多少時日?”
“這……”太史游尋思了一會兒倒是給不出一個像樣的答案。
“少則半月,多則二十余日。”司徒殤給出了答案,“天賜良機,兵貴神速,太史將軍此舉廢時,廢力,且容易貽誤戰機。”畢竟司徒殤曾在泰山與曾新異對峙過,對泰山的地形雖不說了如指掌但也略知一二,想繞過泰山從莽山口夾擊陳軍?未免有些異想天開。
“何不從東海出船,攀登斷崖,前后夾攻?”辛子麟說。辛子麟之前用這個辦法佯攻海州城,如今故技重施也未嘗不可。
“東海哨船如何處置?”李思也問。
辛子麟想了想說道“避重就輕,可叫三軍擅水之卒,無須使船出海,我等出海奪敵之哨船便是。”
“塞外漠北,擅水之卒恐怕萬里挑一。”李思也搖了搖頭覺得辛子麟的計策并非良策。
“將軍差矣,唐胥港處陵河之邊,多有漁獵,兵民擅水猶勝江南,將軍可令書三軍,召集擅水之卒,待確認人數后在做決斷也不遲。”牽弘說。
“來人。”
“將軍有個指示?”一個當值的衛兵進帳問道。
“立刻通知各營什長,夫長,清查各營擅水之卒,一個時辰告知我結果。”李思也拂手一揮,一支鐵制令牌就已經丟到了衛兵的面前。
衛兵拾起令牌,一聲遵命后便告退了。
消息一經傳出,各營將士們都好奇大帥要干嘛,難不成是要抓魚給將士換個口味?
“我是唐胥港的,我會水。”
“我也是唐胥港的,我也會水。”我愛搜讀網
“我是原州城的,曾經在陵河捕魚為生,會水。”
“我也會,我也會,誰說江南人就比河北人會水?我可是在陵河里長大的。”
經過一個時辰的清點,衛兵立馬將結果告知了李思也等將領。
“竟有兩千三百余人。”李思也得知答案后也稍顯差異,河北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