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軍臣單于此言,匈奴一眾人等自然皆是萬分歡喜,軍臣單于的弟弟——右賢王伊稚斜抱拳行禮道“大單于放心,臣下愿率領本部八萬鐵騎為大單于做先鋒,定然踏破漢境”。
匈奴軍制,分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諸左王管轄匈奴東部;管轄匈奴西部。
自單于、左右賢王,直至左右大當戶,俱分別統軍,指揮作戰。其余各級官員,也是也是以軍職任命。
除單于外,各級長官,大者統萬余騎,小者數千,共設二十四長。各有分地。
其轄境內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都尉、當戶、且渠之屬。
左、右賢王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以其尚左,左賢王地位高于右賢王,通常由太子擔任,固老上單于之時,軍臣單于便是左賢王,伊稚斜為右賢王。
一旁的中行悅起身言道“大單于,既要進攻漢朝,那便要詳細部署一番。
趁漢朝此時剛剛派公主和親,定然會以為我大胸奴不會犯邊,漢軍邊防,定然麻痹大意,如此良機,不容錯失”。
軍臣單于冷笑道“哈哈哈,不如本單于先修書一封,告知漢朝皇帝,本單于已將漢朝公主封為閼氏……”。
“大單于英明,到時漢朝皇帝定會安心,如此局勢便更對我大胸奴有利”。
………………………………………………
未央宮麒麟殿中,文帝正與劉榮對坐奕棋,文帝看著眼前的棋局道看來榮兒似乎不精奕棋知道”。
劉榮有些窘迫的低頭道“孫兒只是略知,平日也無人與我對弈,祖父恕罪”。
文帝笑道“盤為太極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方,四角為陰,四邊為陽,陰陽調和,六博之道,為天地陰陽之道”。
s六博便是指六博棋,博局發棋子十二枚,六黑六白,每人六枚。博時先投箸,后行棋,得箸多者為勝。
始于戰國,時稱博戲。秦漢時期,甚為風靡,下至平民,上至皇室,盡皆喜愛。
“謝祖父教導,孫兒定會常習奕棋之道”。
此時,有謁者匆匆來報“陛下,匈奴來使,正在宮外,還望陛下接見”。
一聽是匈奴特使前來,文帝便對劉榮道“榮兒,今日便到此,朕還要去見匈奴來使”。
“諾,恭送祖父”,劉榮起身躬身行禮道。
隨即,文帝便在內官的服侍下更換朝服,對一旁的謁者道“去傳詔,命三公九卿之臣進宮至宣室,告知他等匈奴來使”。
宣室殿內,文帝與眾臣相繼落座,文帝正襟危坐道“宣匈奴使者”。
殿外謁者喊道“陛下宣匈奴特使覲見”。
只見一身穿匈奴服面容粗狂的男子在謁者的引領下進入殿中。
此人行抱拳禮道“大胸奴單于使者沮渠,見過漢朝皇帝”。
沮渠是匈奴貴族中少有的精通漢話及漢俗的人,因此,軍臣單于才會命他前來。
文帝還未說話,跪坐一旁掌管禮法的九卿之一的奉常衛綰先站了出來道“匈奴來使怎如此不通禮節,見我大漢皇帝陛下竟如此無禮”。
沮渠十分傲慢的回道“我大胸奴只敬畏強者,漢朝若能擊敗我大胸奴,我定會跪拜于漢朝皇帝面前”。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衛綰暴跳如雷道“士可殺不可辱,你如此詆毀我大漢,是可忍孰不可忍!”。
文帝聽到沮渠之言,自然也是怒不可遏,言道“奉常退下!貴使此言,是要我大漢與匈奴再起戰事?”。
沮渠本以為漢朝皇帝是一怯懦之人,卻不想竟如此強硬。
只得開口道“回皇帝陛下,本使并無此意,我來此只是傳遞我匈奴大單于的信件”。
隨即便拿出了懷中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