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幾日后便老老實實的招供。劉榮可是不會相信會是這兩人突然幡然醒悟,想重新做人,定是在廷尉大牢中受到了嚴刑逼供之后,才不得不開口,言明此事。
言畢,郅都便從懷中取出兩封竹簡,起身一拱手道:“此便是此二人之供詞,請陛下觀之”。
接過王仡轉呈過來之竹簡一卷一卷觀看,氣的天子劉啟當場大罵起來!“一次便貪得近萬金,賊子!好賊子!”。
罵完,便是止不住的猛咳起來。
王仡立即便湊前,“陛下不可如此氣惱,御醫曾言殿下不可輕易動怒,如此怎生了得”。
見老爹如此,劉榮自然也是心憂,當即便跪地道:“求父皇息怒”。
如此過了一陣,天子劉啟總算是緩了過來,望著跪在地上抽泣的劉榮,便道:“榮兒起來吧,朕的身體朕知道,此刻還不會有何事!”。
接著劉啟便又道:“待朝議之時,朕便當著滿朝文武之面,治此二人之罪”。
“諾!臣這便告退了”,待天子劉啟一點頭后,郅都當即便起身離去。
………………………………………………………………
“父皇,兒子已將申公接到了宮中,然那簡牘破損嚴重,固此申公言道要幾日才能將其譯出”。
然天子劉啟深思過后,便言道:“申公之名,朕自然也是聽過,如此要勞煩其幾日才可譯出,不若便令其暫住在宮中,也免得令其受來回周折之苦”。
素來皇宮夜間,除天子、皇子之外,便只有宮中之禁衛為男子,此刻老爹卻為了申公開了先例。
不過劉榮細思之下,劉榮便明了了老爹是何意。
然自漢家立國一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學說非是漢家治國所用之黃老之學,而是儒學。
儒學是所有學說中,最能因統治者之思維而改變之學說,固此自漢家立國,儒學之士便是積極參與到漢帝國的建設之中。
當年主持為劉邦制定漢廷之禮儀的叔孫通,后來在文帝便做了十余年丞相,前不久剛剛辭世的張蒼亦是儒學之士。
而時至天子劉啟之時,漢家之天下學儒者甚多,且入朝為官且身居高位者亦有之。譬如劉榮之師當陽侯賈誼以及正得盛寵的魏其侯竇嬰皆是儒士,如此即便是劉榮此刻也是被打上了半個儒學的標簽。
固此,趁此機會利用此事,拉攏天下之儒士,令其得知,天子對儒家之名士也是善待之。
固此,劉榮便言道:“父皇圣明!”。
言畢,劉榮便起身告離去。
而就在劉榮轉身要走之際,卻聽到老爹又言道:“明日便是朝議之時,記得早到宣室去!”。
“諾!”,劉榮轉身又一行禮。
近一月未上朝,突然又要如此早便要起床,劉榮還真是有些不適應。
然劉榮出了寢宮才發現,此時天上竟然飄起了雪花…………
然當劉榮行至宣室之外時,天上的雪竟下得大了起來,這個未央宮一眼望去盡是一片白色。這颼颼的冷風更是刮得在殿外等候的朝臣一個個冷的直哆嗦。
過了一陣之后,才見到宣室殿門開啟,此時的朝臣們可是再不向以往一般,開了殿內還殿外三五成群的議論紛紛。
而是一個個忙不迭的往宣室里進。
就在劉榮隨著諸朝臣剛剛進入宣室之時,卻聽到謁者喊道:“陛下駕到!”。
聲音一落,便見到天子劉啟在侍從與婢女之簇擁之下,行至殿中。
“臣等拜見陛下!”。
“眾卿免禮”。
剛一言畢,郅都便先起身行至殿中,將此前告知劉啟與劉榮之言,又在朝堂之上說了一遍。
天子劉啟聞言后道:“申屠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