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路上言之,你與本單于一同去狼居胥山!”。
“謝大單于”,中行說忙言道。
而等軍臣單于到了狼居胥山下,右賢王伊雉斜與左右日逐王、左右右谷蠡以及白羊王與渾邪王皆已在此等候之。
一見到軍臣單于到來,其當即便一行禮道:“臣等見過大單于”。
然騎在馬背上的軍臣單于言道:“諸位王爺隨本單于一同到狼居胥山上拜祭昆侖神如何?”。
“遵大單于之命!”。
匈奴雖然是未向漢朝一般規定好了時間時時祭祀之,但每年也是要祭祀昆侖神的。
然一到了祭壇之上,便開始了獻祭儀式,漢朝祭祀所用之物乃是豬、牛、羊三牲,而匈奴卻是大不一樣之,其所獻祭之物乃是人頭!
皆是從人身上砍下來的人頭,然只有以敵酋之人頭才可充當祭祀之物。
此次向西征討,伊雉斜可是攻破了十余個西域小國,想到這獻祭之事,便親自砍下了這十余個小國之國王之頭顱帶來獻給軍臣單于。
“望昆侖山保佑我大胸奴無往不勝!”。
軍臣單于端著一人頭,用其裝滿烈酒之后,將其舉過頭頂,言道。
見此,下站之匈奴諸王亦是如此喊道:“望昆侖神保佑我大胸奴無往不勝!!”。
然在來時路上,中行說便對軍臣單于說了自己思慮后果的“疲漢之計”。
便是派人時常襲擊漢朝之邊境,以此來疲憊漢朝,且如此以往便可使漢朝人愈發恐懼匈奴人,便會對匈奴有求必應之。
軍臣單于聽聞后,也是覺得此卻是是一個好辦法,然此事最關鍵的便是選誰派兵去襲擾漢境。
要論距離的話,自然是白羊王之駐地最近之,其部之騎兵不出兩日便可奔襲到漢朝邊塞之云中、漁陽、代郡之地去。
但白羊王此人極其好戰,且是個只知燒殺搶掠之莽夫,若是貿然派他去,說不得其便要在漢朝之邊境屠城,若是如此必會導致漢朝對于匈奴之憎恨,便要壞大事矣。
固此,掃視了一眼在場之諸位匈奴王,軍臣單于便在心中盤算了起來該派誰去。
掃視一遍之后,軍臣單于便注意到了右賢王伊雉斜。
經此到西域之征伐,伊雉斜看上去是成熟了許多,整個人身上都是散發著一種肅殺之氣息。
然軍臣單于可是從來沒有對伊雉斜放心過,此時自然亦是如此,令其率軍襲擾漢境,與漢軍對耗之,折損他的力量,這自然是軍臣單于愿意看到的。
固此,一到王庭之后,軍臣單于便召見了伊雉斜,要其率軍去襲擾漢朝之邊地諸郡。
“右賢王可愿去之?”。
伊雉斜是一行禮言道:“大單于之命,臣下自然是遵從之”。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