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少有來拜見母后,還望母后恕罪”,劉榮跪坐行禮道。
“太子不必如此多禮” ,薄皇后是笑道。
在劉榮此時看來,薄皇后如今的精氣神,比起此前,已然是大不一樣。
劉榮心中是暗道,如今薄皇后得了老爹的寵幸是大不一樣了。
接著,劉榮便是言道: “兒臣近日到姑姑府中,得知姑姑曾與母后相商,兒臣與阿嬌之婚事,不知可有結果”。
聞此言,薄皇后是呵呵笑道:“原來太子是要問此事,長公主的確是與本宮商議過此事,只不過,卻還未有結果”。
如此,便是扯來了話題,與薄皇后相談了近一個時辰,劉榮這才離去。
臨行之前還言道:“兒臣擇日在到宮中,拜見母后”。
待劉榮離去,將行鄭澤便是湊到薄皇后的近前道:“女君以為,太子如何?”。
只見薄皇后是淡然言道:“太子自然是恭敬孝順,本宮不得陛下所寵之時,太皇太后殯天,還是多虧太子救場,可是幫了哀家的大忙”。
然待薄皇后言畢,這鄭澤,卻是略有深意的言道:“太子殿下如今可謂是如日中天,朝中之重臣,對太子殿下可是十分擁戴”。
言畢,卻是又道:“容臣斗膽說一句,女君如今身居然皇后之位,又得陛下之盛寵,已是無以復加之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娘娘如今無………”。
這將行溧陽說道此處,自然是要先看薄皇后是何反應。
即便是脾氣秉性再好的人,讓人若是提起,自己無嗣之事,必然也會因此而氣惱!!
見薄皇后雖是表情有些變化,但似乎并無過激之反應。
其才又說道:“臣近日聽聞,栗美人又是在其寢宮之中,訓斥太子殿下,太子如此仁孝卻…………
以臣之愚見,女君不若趁此時機與太子搞好關系,到時太子繼位,女君也好有一依靠”。
薄皇后,自然也是清楚,自己的短板之處所在,身為皇后卻無一子嗣,太子卻還是他人之子,雖說如今是得天子之寵幸。
但若是有一日,天子早于自己而殯天,自己還真是成了個孤家寡人了。
且太子還有生母在,到時必也會有,有心之人,蠱惑劉榮廢嫡母而立生母為太后的。
自上一任將行離奇而亡,鄭澤便是熬出來頭,做上了這內廷宦官之首,將行的寶座之上。
此時其要考慮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保住這好不容易才得來之富貴。
特別是想到剛剛從山陽郡老家,過繼來了兩個“兒子”過來。
鄭澤不為自己謀劃,也要為這兩個兒子謀劃。
有言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身為將行的鄭澤之富貴,自然是要寄托在薄皇后的身上。
換句話說,只要薄皇后能一如既往有如此之地位,將來有一天做了太后,自己的官位雖是不可能高了,但地位定也會水漲船高。
但若是薄皇后地位不保,其也定然會萬劫不復………
若非如此,其也不會如此大膽的進言薄皇后,要其與劉榮搞好關系。
鄭澤得話,卻也是句句說在了點子上,薄皇后也是真的聽了進去。
不過薄皇后倒是未說什么。
…………………………………………………………………………
當夜,天子劉啟便是到了薄皇后宮中安寢。
就在為天子寬衣之時,薄皇后是說了一句:“陛下,今日太子到
了臣妾宮中來”。
聞此言,天子劉啟是問道:“太子所來何事?”。
“也無甚大事,只是來探望臣妾,問了幾句與阿嬌大婚之事”。
躺在床榻之上,過了好一陣,天子劉啟才對一側的薄皇后言道: “太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