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廣的話,提出了完全和白鹿老人不同的意見,不過白鹿老人并沒有生氣,他之所以舉辦這次聚會,就是為了和別人探討修行的真諦。
“姜小友,你是說長生都不修行者追求的終極大道?那你可知,這世上劍圣、拳圣雖然稀少,但也不是沒有,他們早已經(jīng)悟通了劍道、拳道,可依舊沒有獲得長生。強(qiáng)如昊天帝、道祖,可謂是道之終極了,依舊沒有長生,難道長生還不是道之終極?”藤山真人顯然不同意姜廣的觀點(diǎn)。
“當(dāng)然不是,未曾悟得全真道,茫然一世徒長生。據(jù)說這是道祖?zhèn)飨聛淼姆ㄑ裕@然道祖在長生路上已經(jīng)走了很遠(yuǎn),可是他依舊沒有觸及到‘道’的終極。我認(rèn)為,長生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時間,去探索‘道’的終極,如果只是追求長生,卻不追尋大道,只是本末倒置了。”姜廣雖然年輕,卻對修行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馬邪仔細(xì)聽著姜廣的話,認(rèn)為姜廣所說的確有幾分道理,不過還是有失狹隘了。
從未有人說過“長生”就是道的終極,只是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壽命不斷的增加,而“長生”又是所有人類所追求的理想,久而久之,“長生”就成為修行者追求的終極目標(biāo)了。
像白鹿老人、藤山真人這種理念的修行者非常多,他們從來不以得到更強(qiáng)的“武力”為追求,很少去戰(zhàn)斗、搏殺,他們所追求的,就是長久的生命,直到“永生”。
白鹿老人闡述了自己的觀點(diǎn),“武力”存在的意義,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將“武力”作為追求的目標(biāo),得到“天下無敵”的名號,顯然是可笑的。
“到了結(jié)丹境,很少有人敢說自己‘同階無敵’,因為所悟的道不同,各有所長,各有克制。‘武力’不過是衡量修行者修行成果的一種方式而已。”白鹿老人緩緩的說到:“有些修行者專注修行‘生’之道,比如無恨谷的那些仙醫(yī),舉手之間,就可以治療天下任何的疾病,無論多重的傷勢,他們都可以治療,這難道不是一種境界嗎?”
姜廣并沒有反駁,顯然他也在思考白鹿老人所說的話。
眾人紛紛就這一問題討論了起來,這些修行者都是極其聰慧之人,對于修行早已有了自己的觀點(diǎn)。
大部分人都贊同白鹿老人的觀點(diǎn),認(rèn)為修行就是為了得到長生,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rèn)為修行就是為了舉世無敵,為了成為天下無雙。
也有人認(rèn)為修行是為了做到天人合一,和自然融為一體,最終使得萬物和諧相處。
還有人認(rèn)為修行就是為了進(jìn)化,讓人類從一個凡人最終進(jìn)化為一種全新的生命體。
“我曾聽聞一種說法,‘龍’就是道之終極。那是最完美的生命體,最強(qiáng)大的生命體,萬物生靈最終都可以進(jìn)化為‘龍’,這才是修行的終極。”一位黑衣人說到,他名為袁宇,是來自廬州的一位修行者。
馬邪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diǎn),在他看來,修行的意義就是為了追求自身的極限。
無論是肉體的極限還是精神的極限,不能用一種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修行者。
“我在來的路上,曾遇到一位勇者。”馬邪對眾人講出了那位攀登者的故事:“我認(rèn)為他就是一個偉大的修行者,一個真正的強(qiáng)者,突破族群、肉身和精神的桎梏,行不可能完成之事,方為修行。”
馬邪的故事引來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他們也都在沉思,這樣一位凡人,卻能克服天地的阻礙,登上一座雄峰,這難道不是一個強(qiáng)者,這難道不是一種偉大的修行嗎?
“凡人終歸是凡人,他無論多么努力,都只是徒勞。斗不過是一個凡人,他以為登上那座大山就是征服,而我可以將其夷為平地。螻蟻再怎么努力,都無法翱翔于蒼穹,而我們修行者則可以輕易的突破這種局限,不斷的往上進(jìn)化,這就是我們和凡人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