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有家歸不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朗朗的書聲在青翠的山林間響起,讓每一個經過的人,都忍不住發(fā)自內心的微笑。
蘇芙還是一身青色的男裝,只是頭上挽了個簡單的女子發(fā)髻,插著只荊條簪子。
看起來膚色白皙了很多,臉色紅潤,正在教孩子們讀書。
韋家村的村民們湊錢在山外買了筆墨紙硯,紙是粗糙的黃表紙,筆墨也是最差的。
但蘇芙并不嫌棄,默了一本《三字經》出來,至于詩詞什么的,她沒打算教。
這些孩子只要能認識常用的漢字,會一些普通的算術,以后謀生就不用愁了。
至于孩子們學字就更簡陋了,她讓山寨里的漢子給每人做了個沙盤,用光滑的柳枝書寫。
寫完了伸手一抹就行了,無限循環(huán)使用,還不費銀子,村民們自然都歡迎。
韋家村并不大,也就二三十戶人家,大大小小有一二十多個孩子,大點兒的孩子還需要給家里干活,只能抽空來山上學點兒。
今日陰雨,孩子們到的齊,蘇芙教得也格外認真。
念了幾遍課文,又復習了之前的生字,再學了個新字,這才讓孩子們自行練習。
山寨里空房子多,據說這個寨子是當年真正的山賊留下來的,規(guī)模不小。
而現在這伙人,確實是南越戰(zhàn)場上的士兵,只是其中的原因卻有點曲折離奇。
李二雖然不肯跟她說,但耐不住其他人中有幾個大嘴巴,而且他們都把蘇芙當成了自己人,認為沒什么好隱瞞的。
八年前征南軍開拔,他們并不是第一批。南越戰(zhàn)場上的規(guī)模并不大,卻打得慘烈無比。
關鍵是那邊山深林密,瘴氣濃郁,又有許多毒蟲怪獸,而征南軍大部分都是中原人。
光是水土不服,瘟疫流行就死了不少人,打起仗來南越那邊靠著地利人和,明顯占了上風。
后來大長公主改變策略,從靠近南越的越州征調士兵,可惜弊端也很明顯。
這些人缺乏有效的訓練,整體素質偏低,只能打散了編入老兵中間。
而且那時候大長公主才剛剛出山,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在多方勢力平衡之下,才組成了征南軍。
所以三萬征南軍里面,光派系就有五六個,再加上當地的三萬邊軍,打起仗來互相牽制,配合度很差。
戰(zhàn)爭失利之后,他們又互相推諉責任,造成了南越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敗退。
這些當初身在上京城的蘇芙,也隱隱約約聽到過一些,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內幕。
后來,隨著大長公主在朝堂上漸漸站穩(wěn)了跟腳,連帶著也掌控了大部分征南軍的控制權。
戰(zhàn)爭這才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但也打得十分艱難。
李二他們所屬的右翼軍,恰好屬于朝中大將軍陳義威的屬下,而陳義威卻是堅定的保皇黨。
戰(zhàn)爭后期,經過數年艱苦的鏖戰(zhàn),征南軍已經逐漸掌握了主動,眼看著大長公主的嫡系因為軍功而備受矚目。
陳義威也急了,暗地里不斷給大長公主的左翼軍和先鋒軍使絆子,制造一些上不了臺面的小麻煩。
但這種行為卻引起了許多中低級軍官的不滿,身為軍人,誰不想堂堂正正地敵軍對決。好易
而李二雖然年輕,據說卻出自將門世家,二十多歲就已經是七品的盛京游牧副尉。
意氣風發(fā)的奔赴戰(zhàn)場,滿懷著報國之情,本想著建功立業(yè),光耀門楣。
卻不曾想到陷入了這樣的泥潭之中,心中常常憤懣不平。
南越奠定勝利的最后一戰(zhàn),將八萬敵軍圍困在鳳凰山七天七夜,軍中群情激昂,都指望著活捉領軍的南越太子。
這一戰(zhàn)若是勝,南越國將受到沉重的打擊,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