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槐的詔令一下,莊蹻與宋遺立即率領大軍開始掃蕩江淮江漢地區。
此時,楚國壽春國人暴動抓獲逆首太子橫的消息已經傳出,各地貴族聞之,皆心氣俱失,畏懼楚王的威望,不敢相抗。
于是,參與謀反自覺有罪者,紛紛出走逃亡,甚至,連正在快速返回壽郢支援太子橫的二十萬叛軍,也在楚王收復壽郢的消息傳來后,當即崩散于半路,軍中將領皆逃亡國外,而軍中下級將士則各自潰散回國。
后。
熊槐派出的平亂大軍,短短兩月間,楚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飛快的掃蕩了江淮江漢。
其中,江淮地區因楚軍出兵迅速,且楚軍封鎖淮水的緣故,叛逆族人出走無望,大部被抓,小部失蹤下落不明,被抓者全部被發配零陵。
而江漢地區,則因為路途遙遠,大軍行進速度較慢,故而大部分參與謀逆的封君攜帶家眷逃亡他國,隱姓埋名,不知所蹤。
等到莊蹻率軍趕到江漢,只是派軍接收了封君的封地,而其他的則少有收獲。
兩月后,參與太子謀逆的一百一十六家封君、七十三家貴族,全部被滅,爵位封地全都被收回。
熊槐收到莊蹻傳回平定江漢的消息后,看著自己案上的名單,嘆道:“還有六十七有封地的封君,寡人已經沒辦法了,也下不去手了。”
另一邊。
當樂毅攻破臨淄之后,消息傳到齊國南部長城,齊軍人人皆恐,于是,昭雎乘勢攻破齊國長城。
后昭雎與屈原會師于即墨,在田文策應下,楚軍輕取即墨。
其后,昭雎與屈原一同坐鎮即墨,不再攻取齊地。
數日后,城外封君的大軍叛變,燒掉楚軍軍糧后,逃亡回國。
楚軍驚懼間,太子橫弒父弒君的消息傳來,楚軍震動,而后昭雎坐鎮軍營,全力安撫士卒,這才讓處在崩潰邊緣的楚軍沒有直接潰散,直到楚王收復壽郢的消息傳來,大軍這才安定下來。
后,燕趙魏三國擔心楚國繼續與三國搶地盤,而楚國也需要用齊宋兩國的地盤收買三國,于是,昭雎與燕趙魏三國之君會于臨淄。
會盟半天后,四國對外宣誓,組建聯盟,共分齊宋兩國。
其中,楚國得宋國一半,齊國長城以南的所有地區以及長城以北齊國本土的即墨。
魏國得衛國以及宋國一半,再得齊國西部阿城等大小城池二十一座。
趙國得齊國西北部的高唐、平陸,以及附屬的大小城池七十余座。
燕國的齊國河間所有地區,以及齊國本土的臨淄、夜邑、文城等大部分地區。
四國瓜分齊宋兩國的消息,瞬間震驚了天下所有人。
另一邊,正在返回國中的秦韓聯軍,當秦韓聯軍走到韓魏邊境時,才得到樂毅攻破臨淄的消息。
而后,當秦軍走到澠池時,才猛然得知楚國內亂,回到函谷關,便得知楚王已經平定了壽郢之亂。
再后,等白起返回咸陽不久,四國瓜分齊宋兩國又傳到咸陽。
秦王蕩聞之,大怒,欲報復四國。
但又見楚國的方城、漢中、巫郡全都做好了準備,恐難以取勝,于是,秦國以白起為將,率十五萬大軍攻擊魏國。
四國正在瓜分齊宋兩國,驚聞秦軍來,于是,四國立即決定一致對抗秦國。
而后,魏國停止攻打齊國西部城池,調兵五萬對抗秦軍。
而趙國再次從國中調兵五萬,讓大將軍趙袑繼續攻略齊國。
燕國亦從國中調兵八萬,讓將軍樂英繼續攻略齊國。
楚國屈原則率八萬楚軍從即墨出發前往救援魏國。
四國共出兵二十六萬,以燕趙魏三國相國樂毅為主將,先會師于濟陽,后與秦軍戰于大梁。
秦與四國戰,秦軍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