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這根燃香燒盡時,若尚沒有新的報價出現,當前的報價者則中標。
這一次的參與者依然較為保守謹慎,都是左顧右盼一番才肯提價。最終中標的價格是三千九百五十貫,與正常市價無甚差別,平手汎秀沒獲得多余利潤。
但這“明拍”的玩法卻比“暗拍”引起了更多幾倍的反響。
原因是,在大米成交前,汎秀請來了幾位藝術家和茶人,放了一些畫作、茶器,以“代理掛拍”的名義,也加入這場“升價明拍”,算作事前暖場。
這些商品都賣出了高于市價的數字。估值五十貫的茶碗,有人愿以八十多貫買下。原價二十貫的書畫,能叫到近四十貫高價。
藝術品拍賣,乃是最能抓住人性弱點的措施。富豪們肯出高價,未必是真的懂得欣賞藝術,更多的是要讓外人覺得自己懂得欣賞藝術。
以前買下書畫,也只能掛在家里展覽,效果終究是有限。但競拍會上就不同了,是當著十幾個業內同行,以及許多圍觀者的面。
接著趁熱打鐵,平手汎秀又在幾日后舉辦了第三次的活動——這回是從“三好余孽”那里抄沒而來的房產和奢侈品。
可想而知,這一場里面的貨物,都是有一定損毀,或者犯了某種忌諱的東西,想要的人并不多。所以這次的方式又改了。官方稱之為“降價明拍”。規矩是,官方先報上一個無人愿意接受的高價,而后逐漸降低,直到在場有人肯接手,就舉牌示意,以當前價格中標。
有細微缺口的金飾,發生過病案的豪宅,這一類商品,正常來講只能大幅降低價格。但用了這“降價明拍”之法,損失程度就小多了,總有不在乎負面因素的人情愿接盤的。
當然汎秀依然沒忘記,再次弄來二十件藝術品撐場面。這些藝術品也依然是很受歡迎。
有了這三次行動下來,大眾對于“暗拍”,“升價明拍”,“降價明拍”都已經不感到茫然了。競拍會便也規律性地開展下去。
從此開始,為了給自己捧場,平手汎秀把大部分的軍事和行政采購都放進了競拍會。不過,最受人注目始終還是相對低價的藝術品,引發的震動甚至超過了汎秀的預計。
對富豪來說,這只不過是多了一種炫耀家財的渠道而已,并不值得過于重視。但創作者們卻都很激動,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個賺錢的新渠道。
這年頭,年輕創作者的出頭之路是十分艱難的,只能靠大人物的舉薦才有機會受到業內重視。最頂尖的藝術家必須依附大名和豪商才能維持富足生活。稍微差一點的人只能在街上擺攤出售,一副字畫頂多也就幾百文,過得比農民也強不了太多。
但平手汎秀為了保證商品的數量,暫時對藝術品是來者不拒的。反正每場有一兩件壓軸的單子就夠了,暖場的東西品質也沒太重要。歷來只要上了競拍會的畫作,至少能賣出十貫以上。
所以很多人就從中看到了新的機會萬一很多人喜歡我的作品,把價格爭炒上去,不就一舉成名了嗎?就算做不到,拿個十來貫辛苦錢也能改善家境了。如果本身有錢的話,還可以找個托來自抬身價。
一時和泉國岸和田城的城下町,竟然成了落魄藝術家的聚集地。
起初要派人辛苦搜集,才找得到足夠質量看得過去的作品。但只過了一個月,藝人便似乎隨處可見,可以坐在家里肆意挑選了。
平手汎秀察覺到這種趨勢之后,立即決定要順水推舟。
于是他拜訪了一下京都的關系。利用即將出任“政所執事”的伊勢貞興,很容易就接觸到了一批與幕府關系深厚的藝術家。
數日之后,天下第一畫師狩野松榮,忽然對這個競拍會大加贊嘆,稱贊汎秀為“藝術支援者”。還派遣了一些學生拿著練習之作前來參加競拍,為首的是他的兒子,年方弱冠的狩野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