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則愿付給一筆相當可觀的存銀,大約價值一萬貫。
相比起過去的拮據度日,這些條件當然是很值得心動的。
但其中也包含著很顯而易見的風險。
商路、土地和金錢固然誘人,卻需要有命才能享受哇!萬一這三位新朋友,打不過毛利和織田的同盟怎么辦呢?只看領地兵員,或許是勢均力敵(織田雖大但投入到西線的精力有限),但人的因素不能不考慮進去。
大友義鎮和浦上宗景當然不能說是庸才,然而皆與毛利元就、織田信長相去甚遠,三好家那邊更麻煩,筱原長房和三好長逸究竟誰說了算的問題都尚未解決。落實到前線,小早川隆景和平手汎秀也比浦上、三好的將領們厲害多了。
村上武吉已經年近不惑,不可能再像十三年前以寡破眾那樣年少輕狂了,所以他猶豫再三,左思右想,琢磨出一個萬之策。
那便是,在大友與毛利交戰正酣之時,率領麾下部隊,悄悄離開前線,然后奔赴至東線,襲擊織田家的水軍。
如此一來,既表明了倒戈的態度,對戰局也造成了足夠影響,卻又避免與舊主正面做對抗,不會結下血債。這就留下了一個“叛而復歸”的余地,也不妨礙拿到“新朋友”們的禮物。
毛利家的體制,整體比較松散,對附屬勢力的掌控力不強,就算出現一定程度的立場動搖,只要沒弄到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的程度,事后就不會被清算得過于徹底。這跟織田家是截然不同的。這倒不是毛利元就有多仁厚,而是因為他過得窮酸,沒能力帶領屬下們一道升官發財,腰桿子便難得硬起來。
根據多方情報的配合,他在一個很恰當的時間出現在了瀨戶內海,并且干凈利落悄無聲息干掉了一小隊心不在焉的斥候,趁著平手軍登陸還未結束的時候掩殺上去。
所以,平手軍的眾人們,就看到了這么一個海上來的不速之客。
事情進行得如想象中一樣順利。
二十三歲的村上武吉享受以少勝多的滿足感,三十六歲的村上武吉喜歡恃強凌弱的安穩性。
登陸到一半,亂糟糟蜷縮成一團的敵方船隊,正是最好的靶子。
雖然那個叫九鬼嘉隆的人本事不錯,也及時組織了有限的反擊,但其部下的射擊術仍與村上水軍存在差距。
剛歸附織田的安宅信康算是老鄰居了,這家人向來有錢,裝備齊戰船也大,然起指揮和訓練只是凡庸水平。
淡路的菅達長倒是值得注意,此人的備隊能與村上家的精英抗衡。不過料其也是孤掌難鳴,大不了多派些人去圍剿便是。
村上武吉并未沖鋒在前,沒有這個必要。
他站在旗艦的船樓上,手持著南蠻人的“千里筒”,遙望著局勢。
接戰已經有一會兒了,雙方先鋒已經對射了十幾輪,硝煙和血腥味被海風吹散,四處彌漫,可是織田水軍仍然只有不到兩百艘船能夠投入作戰,剩下的人至今都沒有完理清隊列,依舊擁堵在岸邊。盡管有幾個將領心急如焚地在催促,但雜兵們的速度總是比烏龜快不了多少。
陸地上能看到那個叫什么“平手汎秀”的武將率領的幾千軍勢,據說其中有近半是百戰老兵,不容小覷。但再怎么厲害,也管不到海上的事。
另外一側倒是疑似出現了對方的援軍,掛的旗幟是以前沒見過的,或許就是平手的家紋和軍旗了。
這支船隊規模不大,但每一艘都是安宅船的尺寸,外形是南蠻商船的奇怪風格,以前從未見過有人駕駛這種戰艦用于海戰,估計用法應該跟普通的安宅船差不了太多吧?
一,二,三……一共八艘大船,表面上似乎有點威脅,不過想想就知道,這只是臨時組建的水軍,訓練和指揮肯定強不到哪里去。而且很離譜的沒有小船護航,可以輕易繞后攻擊。足見組建這支部隊的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