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師動眾的“伊賀攻略”,總共只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落下帷幕。
從大和國走的那一路,以織田信忠為主將,平手汎秀為輔的這支部隊,在這段時間里,勸降了筒井順慶,攻下了伊賀國的名張郡,討取了“伊賀十二人眾”之一的瀧野貞清,總計殲敵九百余人,還殺了三千多百姓。
自伊勢國進攻的那一路,以瀧川一益為主將,塙直政為副將,卻是遭受“三忍”之一的藤林正保突襲,慘敗而歸,傷亡近四千。當然身為坑隊友專家的瀧川一益本人是身而退的,損兵折將的是那些與幕府關系親密的小勢力。
八月初十,織田信忠率領眾將啟程,離開了伊賀,只留下少量兵力看守勝利果實。
三萬多人排成隊列,浩浩蕩蕩,熙熙攘攘,前不見首,后不見尾。各家各戶的旗幟和馬印,有好幾百種樣式,同時舉起來的時候,簡直遮天蔽日。
除了先行開道,提醒圍觀群眾避讓的安人員之外,騎著高頭大馬,穿得花團錦簇,走在最前面的,當然是意氣風發(fā)的二代目織田信忠。河尻秀隆、梁田廣正、毛利長秀等直屬部下跟在他周圍。
其他家臣以平手汎秀為首,拖后幾十步,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樸素的衣甲和座駕,以免喧賓奪主。
一行人里面最特殊的一個是剛剛投降的筒井順慶。這家伙是第一次去覲見高貴的公方大人和強大的織田彈正,心里頗有些慌張。特別是他已經漸漸意識到,足利家與織田家的微妙關系之后。
經由大和國前往京都,一路走走停停,夸耀武運,耽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一共花了足足四天,到八月十四的上午,才看到京都的南門。
同時也看到了大量的迎接人員,規(guī)模十分夸張。
畢竟是天底下最受矚目的二代目初陣歸來嘛。
遠遠望去,信長竟把丹羽長秀、柴田勝家、森可成等重臣都丟過來迎接,除了關禁閉的佐久間信盛和留守岐阜城的林秀貞,巨頭們幾乎盡數到齊。大家都喜笑顏開,躊躇滿志,臉上充滿樂觀開懷的神情,為織田家后繼有人感到無限欣喜——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足利義昭也捏著鼻子派了幾個象征性的代表,包括幕府鴿派的攝津晴門與伊勢貞興,這兩人都是強顏歡笑,眼色凄苦,看來最近過得很不如意。不過明智光秀和細川藤孝倒是表現得跟織田家臣一樣高興。這倆二五仔的身份已經瞞不住有心人了,區(qū)別是一個半公開,一個暫未公開。
朝廷那邊也沒閑著,以正四位下參議勸修寺晴豐為首,從五位上右近衛(wèi)少將正親町季秀其次,足足來了十幾個有正式官階的年輕公家子弟??紤]到現在織田信忠身上連個官位都沒有,這個陣容是顯得極為重視了。
見到這個場面,織田信忠自然是要顯出道貌岸然的嚴肅神情來。順著大部隊緩緩走到跟前,還沒想明白該先向誰打招呼,先聽到柴田勝家的大嗓門響起
“少主此行,降伏筒井,殲敵近萬,攻取半個伊賀國,此等偉業(yè),真令我等尾張武士與有榮焉!”
啥?
織田信忠驚得都忘了回話。
降伏筒井確實是沒錯……殲敵近萬是什么情況?
就算把柏原城下那些死去的非戰(zhàn)斗人員算進去,也才四千出頭哇……難道柴田是使用了“四舍五入接近一個億”的計算方法嗎?
后面“攻取半個伊賀國”,更吹得沒邊了?,F在占據的名張郡,在伊賀國里面,其實也就不到五分之一。
十三四歲的織田信忠還沒習慣這個時代的常見修辭手法,一時反應不過來。
緊接著從五位上右近衛(wèi)少將正親町季秀也樂呵呵地踱步過來,慢條斯理地說“助筒井與松永冰釋前嫌,又懲戒了不服王化的伊賀罪人,信忠大人這番功績,令朝中的圣上和百官們都感佩于心?!?
意思還是那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