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數掛名參陣,顯然不能做大指望。
幕府直屬部隊,還有三好(義繼)、革島、山岡、這些親近勢力,自然很愿意上前斬將奪旗,卻又缺乏打硬仗的能力。
還有一個松永久秀,以前是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的人,但這次他派其子久通加入三好長逸,其本人也猶疑了半天才表明態度,雖然沒被追究,卻已經失去了信任,現在是各方面各派系都不怎么待見他了。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到紀伊國去找一些靠譜的雇傭兵,師出有名,以多欺少的局面,雜賀眾、根來眾都挺愿意接單子的。
尷尬的是,足利義昭沒錢。
上洛三年半,幕府已經實際掌握了山城國四成左右的土地,拿回了近畿二十幾處御料地或關所的控制權,取得百余家傳統寺社的承認。憑借著上述的地產、關稅、寺社進獻、徭役捐賦,刨去日常禮儀支出外,最多能維持六千人的部隊。
縱向對比之下,足利義昭堪稱是一百年以來,實權最強的幕府大將軍了!
不過——
橫向一比較,就只能算是個不太起眼的中等勢力了。
去年平手汎秀雇傭雜賀黨三千人打了兩個月仗,花了五千貫。這筆巨款,幕府上上下下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湊個一年半載。
翻來覆去,反復思量,權衡利弊,最終足利義昭覺得唯一可以接受的辦法是——
令近幾年扶搖直上的當紅小生平手汎秀來打先鋒!
讓他立下功績,是幕府和織田家都不反對的。
唯一問題是兵力有點少,據說其本人聲稱,是留了近半數力量在和泉、淡路鎮守,只帶了五千人出來,歷經旬月轉戰之后有所折損,剩余可用之兵僅四千余了。這倒不需擔心,再找適當的人混編協助就好了。
于是足利義昭立即喚來諸將,對于剛才的戰果加以表彰宣慰,而后徑直開口提議說“雖然擊敗了朝倉家的殿后部隊,但卻也被拖延了不少時間,敵人的主力想必已經順利撤回。如今柴田、淺井二位需要休整,就由平手中務接任先鋒,繼續進兵如何?”
平手汎秀早有準備,立即毫不猶豫地應承,同時反饋道“屬下所部兵力稍嫌不足,倘若能再補充二三千人,便更有把握。”
“所言甚是。”足利義昭點點頭,“不知您屬意何人?”
“屬下之意是……”平手汎秀打算慢條斯理說出來。
結果德川家康搶著出列,高聲說到“德川家三千兵卒,愿與平手中務一同進兵!”
“唔唔……”足利義昭不置可否。他心想著你是織田家的死黨,但至少不是織田家的家臣,實在不行應允了也無妨,但若是能有更好人選……
此時隊伍末尾突然冒出一個人來“我等美濃國眾先前在岐阜城下違反號令進退失據,險些釀成禍患,懇求公方大人允許我等出戰,以求將功補過。”
“美濃國眾?”足利義昭皺了皺眉,“閣下似乎有些眼生……”
“鄙人竹中重治,一介微末之人,隨織田左近(信忠)拜見公方大人。昨日我與稻葉、安騰、氏家等諸位商議過了,大家湊出二千五百精銳,姑且算在鄙人名下,跟隨大軍出征,尋求洗刷污名的機會。”
“噢……”足利義昭心念一轉,有些意動。竹中重治的名字他聽說過,是美濃三人眾之一安騰守就的女婿,據說隱居了好幾年,上個月守衛岐阜城時憑在野之身立下功績,方才回到眾人的視野。
那么現在這人站出來,很明顯是代表美濃國眾的立場。
而美濃國眾在信長遇刺的時候,立場很不穩定,差點就倒向了朝倉……
想到這里足利義昭便覺得可行,但仍流程性地向織田信忠發問了“織田左近,美濃國眾乃是閣下的家臣,您以為如何?”
“在下來此前已經同意竹中殿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