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僧侶的罪責都是三好長治獨斷專行,不能歸罪于整體,這倒是意料之中的論調。但是后面居然想要我饒恕三好長治的性命?未免過于樂觀了吧!”
于是平手汎秀的應對是,拒絕親自出馬,只派了個身份低微毫無名氣的側近眾堀尾吉晴作為使節代表前去。
連個重臣或者一門都不出面,這就已然說明了態度。
不過,一天之后堀尾吉晴回來,卻回報說
“三好笑巖(康長)和十河隼人(存保)言下之意,他們恨不得三好阿波守(長治)早日歸天了結禍害。但是四國島上的許多豪族地侍們,念及妙國院(三好義賢)往日恩惠,不愿意看到故主的嫡傳兒子身死。”
這個理由值得驚訝。
“打仗的時候都心懷怨憤,不肯帶兵來支援,到了事后,反而忽然想起舊情了嗎?”平手汎秀感受到強烈的違和感。
正巧在一旁聽到的巖成友通進言說“此事放在畿內、東海道、關東等地確實會顯得很荒謬,四國島上確實有些特殊的風土人情。豪族們一方面堅決認同三好家的統治,另一方面又會在細節處陽奉陰違乃至公開對抗。”
他的話道出了其中關鍵。
可以阿波、贊岐等地的人民,在“意識形態”上就傾向于封建分權而非中央集權,或者說是更為“復古”,更崇尚傳統權威而非新式政權。文化發展的不均衡有著復雜的原因,并非一兩代的雄主所能改變的。
所以盡管三好長治愚蠢而又兇殘,沉迷鷹狩,忽視政務,隨意提拔寵臣,輕易得罪僧侶,依然有不少人對他保持著認同感。
平手汎秀閉目假裝思索了一會兒,對巖成友通、本多正信、堀尾吉晴等人說“再讓三好長治繼續當阿波守護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結局就是出家去!贊岐除了西部三郡之外倒是依舊可以交給十河家,要不要改姓回三好看他自己。”
眾臣皆稱是。心中暗自以為平手刑部大人是想自己擔任阿波的守護。
從軍事和經濟實力來講,他老人家執掌阿波當然沒有什么問題。
倒是政治還有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已經是淡路紀伊兩國守護兼和泉守護代了,足利義昭不會輕易給他更多頭銜的,實在想要就得用政治利益來交換。
但平手汎秀的提議讓人始料未及“在三好之前,阿波的管理職責是屬于細川家的(不是擔任管領的嫡系,而是另一支分家)。細川真之其實也是守護的嫡系傳人,只不過是其母改嫁,才被算作是三好一門……”
細川真之是細川持隆的兒子,細川持隆是幕府管領細川晴元的堂弟,名義上統御阿波、贊岐等地。三好義賢以下克上,誅殺了細川持隆并且奪取其妻,于是細川真之就成了三好家的繼子。
聽平手汎秀話中的意思,好像有意以此人為招牌來安定四國的人心。
細川真之的才具比三好長治當然是勝過很多的,怎么說也不會做出三好長治那樣損人不利己的事。但節操方面不敢恭維,在小范圍內具有著“視財如命,睚眥必報,道貌岸然”的“美譽”。
這個人選,對于三好家來說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好歹是半個自己人,總比坐視阿波一國被鯨吞掉,要好得多。
四國當地的國人豪族們,也沒有理由提意見了。細川家可是要比三好家還要古老,可謂充分尊重了此地的“傳統法理”。
極端的守舊派說不定會為此歡呼雀躍。
然而平手家的利益何在呢?
巖成友通小心翼翼地提問說“依主公之意……莫非,細川真之此人需要付出一定的條件才能夠成為守護嗎?”
“我正是這么想的。”平手汎秀理所當然地點點頭,“先前也與真言宗、一向宗的大師都商量過了,事情既然因寺院之事而起,自然要對受害者做出補償。阿波各地被損毀的廟宇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