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言繼是著名的博學家,多才多藝,身懷百技,從文學、音樂、典儀到蹴鞠、雙陸乃至醫學、丹藥各方面都有所建樹。其中音樂、制藥算是家傳的“有職故實”,其他學問則是從不同的師匠處學來的。
除此之外,他尤其擅長與列國武士打交道,人脈極為廣泛,又兼具了相當程度的財務統計測算能力,堪稱公卿界難得一見花實兼備的奇才。
他兒子山科言經正相反,只專精于醫學一道,沒有繼承那么多種多樣的本事。不過在這一道上造詣極高,據說是可以與曲直瀨道三一起討論的程度。
當然,這些博雜技藝其實都是無足掛齒的,在這個武士掌權的時代,公卿們想要生存下去,乃至興旺家門,最需要的是在薄冰上保持平衡的政治敏銳度。
這方面山科言經明顯不如其父。
說起來山科氏與本愿寺還頗有些親緣,所以石山一向宗的的大小姐,是掛名山科氏養女身份嫁入平手家門的,那么大家也就結成了親家的關系……這么一想,各個親家好像都不是讓人省心的呀!
——九月十六日,收到了回復,聽說朝廷已經答應賜下“正五位下刑部大輔”之位時,平手汎秀滿腦子都是忍不住的胡思亂想。
不管山科言經這個人將來怎么樣,至少當下辦事還是非常靠譜的,拿了錢,就在五天之內解決了問題。
據說,像平手汎秀今天這樣,由“從五位下刑部少輔”右遷至“正五位下刑部大輔”是不合慣例常制的——具體哪里不合,那要通曉朝廷典禮儀倫的人才清楚,來自尾張的鄉下武士表示并不明白。
之所以寧愿多送錢也要如此任性,這是個小小的試探。
公卿們如此痛快就做出讓步,印證了平手汎秀內心的猜測。
按道理說,天下武家的官位敘任,理論上應該是幕府將軍代為處理的,地方實力派私下與京都溝通,那是有些犯忌諱的事。源義經與源賴朝產生間隙,新田義貞與足利尊氏劃清界限,諸如此類的故事中,都有著“私自接受朝廷任命”的橋段。
出來混的,沒有誰是傻白甜的白蓮花,公卿們這么做,無非是拉一派打一派,維持平衡的老把戲,而接受任命的實力派武士,明顯也是抱著“為了獲得名譽,不惜被人利用”的心態。
世人皆知,室町幕府衰微已久,威勢旁落,并無管理天下大名的實權。比如當年信長勢大的時候,經常跟公卿百官們談笑風生,足利義昭是半個字也不敢說的。但近年來幕府略有中興之貌,如今朝廷趁著征夷大將軍本人親征在外,私底下搞這種小動作,其用心值得深思。
看來確實如山科言經所說,足利義昭在京都附近推行的集權化進程,果真得罪了許多人,甚至觸及到公卿皇族的利益,遭受到舊勢力的嫉恨。此前可能看著武田信玄氣勢洶洶,各方前途未卜自顧不暇,不敢輕舉妄動。現在聽說武田信玄完蛋了,大局并不會有變化,便忍不住蠢蠢欲動。
所以說中樞地帶的武士政權就是難搞啊,地盤沒多大,利益關系卻是盤根錯節,千絲萬縷,如同交纏雜混在一起的亂麻一般。
年初“比叡山失火”事件后,朝廷一度對平手汎秀十分冷淡,沒想到幾個月時間,情況發生劇變了。
如果局勢繼續這么發展下去,說不定就能一路高升,作為制衡幕府的工具被抬到高位去呢!
平手汎秀的判斷是——足利義昭有名無實,不需要過于忌憚其感受,私下大可隨意與朝廷溝通交流;但他畢竟還是將軍,在程序上仍然必須給予尊重,正式敘任還是要等將軍大人親征歸來才好。
也就是說“糖衣吃下,炮彈打回”。
懷著這樣的心思,平手汎秀對朝廷做出含混兩可的答復,與準親家山科言經周旋推托了幾天,話說得很滿卻不肯有實際行動。
山科言經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