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得到平手家的支持。
而且大部分都是粗鄙不文,充滿市井俗氣的底層小領主,溜須拍馬的手法十分簡單粗暴,并不讓人愉悅,目的性過于強烈,反而頗難以忍受。
尤其與京都人相比。
人家公卿、高僧和茶人,那說話如同和風細雨,潤物無聲,不著一詞又能撓到癢處,才叫高明啊。
被擾得不勝其煩之后,借口“依舊有敵人未能清除”,平手義光將注意力集中于尚未攻克的三座城砦上。
分別叫做“柿城”,“大木”和“柚井城”,聽名字就很沒有派頭,規(guī)模也都不大,是簡單的土木結(jié)構(gòu),沒有任何石制的墻壁,守軍加起來可能還不到一千。唯一堅守的原因就是攻方既沒有大型火器也缺乏強攻的斗志而已。
然則,盡管只是小場面,第一次獨當一面的平手義光仍然嚴陣以待,十分重視。
首先他大張旗鼓地來到柿城,準備展開攻擊。結(jié)果,城主的親戚佐藤又三郎見外面幾萬人連綿不絕,覺得毫無希望,心生異志,糾結(jié)同黨砍了城主,主動獻城。
平手義光頓覺失落,但也因進展順利而高興,將其安撫一番。移師來到大木城,并且架設了兩門大筒。
結(jié)果第一次試射,正好繞過城墻,打到城中主館的屋檐。城主大木安仁是個缺見識的鄉(xiāng)下人,從未見此神威,嚇得屁滾尿流,哭爹喊娘爬出來投降。
過程中,只有一個雜役被斷掉的梁柱砸瘸了腿,沒有形成其他死傷。
于是平手義光繼續(xù)前往柚井城。
此城雖小但地處丘陵,大筒難以直射,城主西村要人頗有武勇,攻方以密密麻麻的弓手、鐵炮掩護,打算強攻叩開城門,尚未得遂,忽然傳出城主絕望切腹自盡的消息,守軍頃刻崩潰,或降或殉死。
三日下三城,平手義光廣受贊譽,被周圍的無恥好事者吹捧為“攻城上手”,“攻城名人”,乃至“攻略之神”。
但他可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又花了幾日,等候補給,安撫人心,平手義光帶著二三萬人的聯(lián)軍南下,見北畠具教的大河內(nèi)城。
此城依山傍水,四周各有天險,建得威武雄壯,共有曲輪七座,箭櫓、矢倉數(shù)十,互成犄角掩護之勢,內(nèi)設守兵過萬,有劍豪北畠具教親自領兵。
見之平手義光感慨“這才是武家男兒大展身手之處。”
可惜就在同日,他老爹也領著二萬余人到達,理所當然接過了指揮權。
二代目的初次大冒險到此結(jié)束。
父子見面,平手汎秀笑曰“攻城名人”之事,義光不以為榮反而頗覺羞恥,直說“并非我軍作戰(zhàn)得力,實在是敵方過于弱小。”
接著又問“秀益殿他們借道伊賀國之事如何?”
汎秀答道“不出我意料,伊賀那幫自稱‘上忍’的法外之徒產(chǎn)生了矛盾,藤林長門愿意與我合作,百地丹波卻堅決不肯,恐怕還要多費一番周折。既要盡力壓制滅除百地丹波這等無法無天的匪類,又不可過分刺激藤林長門這樣有所動搖的綏靖派,恐怕需要寫智慧。”
聞言平手義光嘆道“伊賀雖小,但不乏百地丹波、藤林長門這等豪杰妙人,與之斗智斗勇豈不也是人間大樂嗎?不像伊勢這邊,盡管土地肥沃,商貿(mào)發(fā)達,國人地侍卻盡是土雞瓦犬一般,讓人提不起興致……”
聽了這話,平手汎秀心里真是五味陳雜,半開玩笑半正經(jīng)道“你老爹奮斗數(shù)十年,不就是為了讓后輩可以處在以強敵弱,以眾擊寡的立場嗎?當年稻生、萱津、桶狹間九死一生,若非家臣忠義勇猛,我又有些運氣,豈能活至今日?饒是如此也留下身上多處創(chuàng)傷。”
“是孩兒矯情了。”平手義光立刻表示反省“我明白了!接下去我家恐怕會一直面臨以強敵弱,以眾擊寡的局面。但這種局面,也未必就容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