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一百億美元,可是隨著1979年最后幾天里阿富汗戰爭的爆發,蘇聯人的這筆錢就打了水漂了。
西德的這筆外債已經逾期好幾年了,連本帶息的壓在蘇聯人民的頭上。現在蘇聯的蘇歐天然氣項目輸送到西德的天然氣價格要比法國和英國低不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筆債務的利息在起著作用。
戈爾巴喬夫接手的這個國家雖然國庫還算得上充裕,但是外匯收入已經開始下降了。蘇聯的工業產品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在持續的走低,而東歐國家又持續動蕩經濟陷入困境,無法為蘇聯商品的傾銷地。未來的局面只會更佳的惡化。
謝廖沙很快就為外貿銀行在倫敦金融城設立了辦事機構,這個機構的主管是謝廖沙的心扉納斯佳。謝廖沙安排她離開了莫斯科前往倫敦去處理前期的工作。因為英國政府對資金的渴望,倫敦金融城已經對金融行業取消了監管。因此謝廖沙的資金可以毫無顧忌的流進蘇聯外貿銀行倫敦分行的賬戶里。
納斯佳來到倫敦沒多久,很快就主動拜訪了謝廖沙在英國的那些老朋友。這些禮節上的事情只是為了讓蘇聯外貿銀行在金融城里站穩腳跟。因為謝廖沙的關系,英國銀行家工會接納了蘇聯外貿銀行這家來自鐵幕另一邊的銀行。英國的很多政府官員對去年戈爾巴喬夫的訪問依舊記憶猶新,戈爾巴喬夫給英國政府留下了一個開明的印象,現在戈爾巴喬夫已經是總書記了,而蘇英兩國的合作也日漸的緊密,隨著煤礦工人大罷工的失敗,英國的社會終于從新回到了有序的狀態了。
不過也就在英國的友人還在為謝廖沙的代表納斯佳感到著迷的時候,謝廖沙的一篇署名文章發表在了《經濟學人》雜志上,讓英國的金融圈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