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次在座的不少人都發出了驚嘆的聲音,他們自動在腦中與大禾最新一款消費級無人機進行對比機身重量為1300克,電池部分的重量是365克,占比為28。也就是說,對方用不到自己這邊一半的電池占重比,實現了三倍以上的續航時間。
完沒得比,這個殘酷的對比,讓不少人頓時生出了無法匹敵的情緒。一直沉著臉坐在一邊的老板說話了,“對方應該不會再增加電池容量,主打的賣點是自拍,300克基本就是極限了,否則裝衣兜就太重了?!?
大禾的老板姓王,三十歲不到,大學畢業后獨自打下一片天下,手下如今有4000多號人,公司雖未上市,市場估值已經超過300億,也是國內企業界的傳奇人物。作為極客型的企業老總,他很清楚地認識到,無限未來的產品所展現出來的技術層次,已經超越了主流水準,硬扛是沒有希望的。
所以,他打斷了技術總監的話,這些測試結果再說下去于事無補,反倒更傷士氣。
王老板繼續說,“這款產品和他們的軟件一樣,都超出了主流的技術標準,不過大家也不要想象得太悲觀。這款產品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最大上升高度只有10米。就憑這一點,對我們的大多數產品都不構成競爭。”
他直接宣布,“公司的項目組需要重新調整,雨林系列項目組先暫停,產品定位和預設定價與對方的產品過于重合。騰出來的人員都補充到西游系列項目組,這個系列的定位是專業航拍類無人機,定價也在一萬五千元以上,將是我們接下來的主推型號。”
會議在老板的一系列項目調整后結束,眾人心態各異地回到各自崗位。王老板神情平淡,坐著目送著下屬離開會場,才對身后的助理說,“幫我聯系el的吉姆先生,就說我有事請他幫忙。”
在他的心里,其實并沒有他說的那么篤定。對方產品對最大上升高度的限制,他吃不準究竟是技術的限制還是產品定位的原因。如果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那就說明對方隨時可以生產出新款的無人機,和他公司的產品形成正面沖擊。最終結果將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