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物流公司組建成功后,配送網絡將覆蓋國所有地區,包括中西部地區都能享受到隔天送達的快捷服務。”這話沒啥問題,不過火藥在后面呢“現有的零售業格局將重新洗牌,像蘇寧國美這樣的傳統經銷商,會感覺到嚴冬的到來。”
老劉的話還沒說完呢,“即使是電商行業,也將一樣洗牌。顧客在你的平臺上買了東西,還得過個二三天才能收到,換成位置偏僻點的顧客,甚至要等四五天。這樣的購買體驗,就非常不好。以前顧客不說,是因為沒有對比,今后有了京東新物流的對比后,顧客自然就會用腳投票。”
坐在一邊的陳文浩心里好笑,這個老劉,個人風格特征太明顯,懟完蘇寧國美,又去懟阿里,這些都是他平時經常懟的目標,估計都懟出習慣了。熟悉國內電子商務業的人都知道,京東自成立起就習慣了這種碰瓷型的營銷傳播方式,老劉往往還是這種營銷方式的主攻手。
這種碰瓷式的營銷,有利有弊。有利之處在于容易制造話題和噱頭,經過媒體的推波助瀾之后很抓眼球,可以迅速在受眾中傳播開來。弊端則在于,如果說出去的大話屢屢放空,容易受到部分受眾的厭煩和抵觸。說穿了,就是“狼來了”故事的翻版,到最后說了也沒人相信。
前幾年,京東的總量還沒做起來時,每逢要搞大型的促銷活動,老劉就喜歡去和蘇寧國美碰瓷營銷一把,時不時還去撩撩阿里,尤其和人家的一只喵懟上了勁,便有了業界“貓狗大戰”的梗。不過實話實說,之前弄的碰瓷式營銷,放空炮的幾率有點高。
看現場記者的不同反應就可見一斑老劉說了一大通,多數資歷較深的記者表現很淡定,除了偶爾記錄下幾句要點,表情平靜如水,旁白則是“我就靜靜地看你裝”。只有一些入行時間不長的記者則難抑興奮,在本子上狂書或是在筆記本上敲打得噼里啪啦,臉上寫滿了“我t到大新聞啦”。
陳文浩往老馬的位置看了一眼,老馬看似正襟危坐著,不過見陳文浩的視線轉來,兩人迅速交換了一個“你懂的”眼神。看老劉放炮碰瓷還是挺有意思的,語氣夠鏗鏘,手勢夠堅定,十足霸道總裁的范有木有。估摸著許多記者都憋著勁,要在自由提問環節發力,不過今天他們可能要失望了,老劉這次的碰瓷還是很有底氣的,記者們很快就會明白的。
老劉講完,換上京東的幾名高管繼續發言。老馬和陳文浩早就說好了,這個環節不參與,把今天的高光時間都留給老劉了。對老馬來說,握有京東部分股權的騰訊沒必要出這種風頭,而且他更感興趣的是協議中涉及的智能駕駛研究所。陳文浩不打算分出太多精力去做終端和線下的內容,他理想的格局是他只管輸出先進科技和產品,其他的活交給衍生的產業鏈去完成就行了。改變世界,參與力量越多越好,沒必要什么都做,把別人的路都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