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年傻子瓜子事件那樣,國超過八成的報紙都在刊文議論此事,這才叫鬧得夠大。
這種事情,很難有準信,可控性太低,七分看時勢,三分靠運氣。暫且不提。
第二種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提升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比如說像這次一樣突然爆出個百億級的投資項目,就起到了一定作用。
之前之所以突然爆出個項目,那是因為早有謀劃,沒開標前他就故意透露了自家在智能生產車間上的長期計劃,這次要投資的幾家生產商因為中了標,又想和他這邊長期合作,才做出了相應的決定。
陳文浩手頭并不缺計劃和資金,更不缺足夠亮瞎人眼的黑科技,可是這些要化為實際項目,團隊、設備、生產一大堆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所準備和預案,不可能說來就來。總不可能為了贏得創(chuàng)新中心的落戶,自己扔個幾百億出來隨便搞個項目,那不是腦子進水嘛,資金再充裕也不能干這事。
當初想爭取,不僅僅是為了享受優(yōu)惠政策,更重要的還是看中其背后所代表的戰(zhàn)略意義——國家制造業(yè)今后二十年的發(fā)展方向。能夠占據這塊高地,對公司今后的新產品或是新項目,都是事半功倍。酒香不怕巷深的確不假,可是好酒為什么不放在巷子口更好的位置賣呢?
這個辦法最穩(wěn)健,但是需要以年為單位的發(fā)展時間。只可惜創(chuàng)新中心這個項目留下的時間不多了。從黃省長給出的信息來看項目已經正式名額撥給了江省,最多三個月,省里就要將完整的落戶方案報給部委,還要為修改完善方案留下調整時間,真正用于項目落戶地之爭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
……
正當陳文浩思考究竟如何破局的時候,卻意外接到了戴軍鵬的電話,幾句寒暄后,戴軍鵬說,
“老弟,你們公司最近的動靜不小,我在京城都一直能聽到你們的名字。”
陳文浩嘿嘿地笑了兩聲,也不藏著掖著,“聽說部委之間無秘密,怎么連你們軍委這邊都消息那么靈通?說正經的,我正為這事頭痛呢,有沒有好的點子?”
“我這邊管后勤管裝備,可管不到經濟項目上去。”戴軍鵬在電話那頭笑得有點賊,“說到裝備,想不想知道你家的飛船在軍隊測試的情況?”
“還能有啥情況,我自己生產的東西自己清楚,自然是非常好的。”陳文浩隨口應道。他本也就隨口問問,沒指望對方能解決問題,軍隊作為獨立體系,別的部門不能干涉軍隊內部的同時,軍隊對其他體系內的事務也缺少影響力。
軍隊已經提走了兩艘飛船現貨,作為當初協商達成的條件,陳文浩還將飛船自動導航和飛行控制程序的代碼和編譯工具共享給了軍方,但只限于軍事使用,不得用于商業(yè)化使用和再次授權。
陳文浩所不知道的是,軍方在最近幾個月對飛船的測試中,已經收獲了太多驚喜。一開始,考慮到飛船有些偏短的航程、有些偏低的高度,軍方期待的就是飛船在運輸大批量物資和人員方面的表現,尤其是在不適宜大型飛機起降以及大規(guī)模空降的地區(qū),能夠起到重型直升機的部分作用。
直升飛機一直是國內軍事裝備的一大軟肋。武裝直升機還好一些,已經出來武直10了,有說其性能堪比阿帕奇的,也有人說不如的,但不管如何都算是一款性能堪用的專用武裝直升機,以國內目前的研發(fā)和制造水準,最擅長的活就是不斷改進性能,一步步來就是了。
軍方最稀缺的就是大運力直升機。嚴格來說,國內目前沒有重型直升機,只有中型直升機,主要是國產的直8、老毛子那進口的米17、以及小兄弟直15。其中,直8的運載能力最強,最新改進型的有效運載重量在5噸左右,米17比起直8略差一些,大約在4噸的樣子,個頭最小的直15就不談了。就這個核心參數而言,和飛船有效載重超過20噸的數據比起來,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