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追求利潤理所當然,沒有盈利,企業連活都活不下去,更別提發展壯大,員工沒有合理的待遇,總不可能喝著西北風來干活,不是每個人都能神奇地用愛發電。”
“聽了大家的匯報,營收數據都很喜人,大家表現也很專業,分析和規劃都很清晰。放在其他的公司,做老板的恐怕做夢都要笑醒了。不過,我覺得還缺少一樣關鍵的東西。”
在座的所有人都坐直了身體,將目光聚集在陳文浩的身上,有疑惑,有好奇,也有信任……
“我以前說過,我們公司的使命是要用科技改變生活,創造更好的未來。但是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處于高速生長期,增長過快是好事,但也掩蓋了許多問題,我覺得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如今我們擁有這么多資源,這也是我們巨大的使命,應該要開始在全公司強調使命感這個概念。大家作為管理層,對此有什么想法,可以暢所欲言。”
現場沉默了一會,羅亮接過了話頭,“我是這樣理解,使命感其實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做大之后,應該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大家都能認同,像公司之前投入巨資成立慈善公益基金,我個人就非常認同,既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又能提升公司的品牌,”他抬頭看了眼陳文浩,沒發現什么異常表情,才接著往下說,“不過,我們自己內部說話,我就說得直接點,其實吧,企業做慈善公益這種事情恰到好處就可以了,特別是民營企業,最怕過猶不及,容易樹大招風。”
“說得非常好!是真心話!”陳文浩率先鼓掌,“羅總的想法很有代表性,有沒有人也是同樣想法的?”
在陳文浩的目光掃視下,好幾個人默默地點了頭,以示肯定。
公司宣布投入100億元用于慈善公益,內部不是沒有不同想法,之前是因為陳文浩在組織的絕對核心地位,這些異議一直引而不發,但并不表示就此消失。
陳文浩再次開口,“這樣的想法放在一般的公司沒有問題,但我們的公司情況比較特殊。無論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還是在航空航天方面的領先,你們覺得這種情況放在一家私營公司身上,會不會有些超出想象?”
眾人一瞬間表情各異,在座的都是局內人,突然被一言點醒,關鍵是說這話的人還是局內的靈魂人物。
“老大,前幾天軍方的特派員跑來,是不是說了點什么?”方雨欣一著急,連私底下對陳文浩的稱呼都喊出來了。
“別想太多,軍方對我們還是很支持的。接下來,軍方會加強園區的安防力量,這也證明了公司重要性的提升。”陳文浩擺擺手,“主要還是未雨綢繆吧,我們選擇了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就應該做出一點別人沒做到的事情。有句話雖然已經被用爛了,但道理沒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嚴國平提出疑問,“如果只是為了刷官方好感的話,其實向軍方低價轉讓技術就已經做得夠好了。慈善公益當然可以做,但是公司的重心還是要放在業務上來,像我們的飛船,堪稱跨時代的產品,可是受限于產能,一直沒能鋪開攤子,間接地削弱了影響力。如果供應充足,想象一下國內航線全部采用我們的飛船,就能大幅降低飛行成本,乘客能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好的飛行體驗,這是多贏的局面。這次陳董提出要新建一批智慧車間,一定要多照顧下飛船的生產,我們這邊已經迫不及待了。”
羅亮不干了,“老嚴你這不厚道啊,我們事業部一樣望眼欲穿,需要擴充產能,虛擬投影設備的訂單不知道壓了多少,大部分產能都支援給公益項目了。”
“好了,話題先不扯遠”,這時候能拉回話頭的也只有陳文浩了,“我就知道,這新增的智慧車間還沒出來呢,就被你們惦記上了。放心吧,產能都會有的。”
“不過即將新增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