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疆的主政官員在接到凌俠和夏寧兒的召集令后,毫不猶豫的去總督府衙門等候,當凌俠和夏寧兒趕到琉璃疆的總督府衙門時,琉璃疆的十省巡撫、布政使、軍機總兵大統領,疆域統戰大督軍,已經都集結在總督府衙門前等候召見了。
“拜見公主,恭賀公主榮升琉璃疆總督。”
“拜見駙馬,恭賀駙馬被誥封第一勇士。”
四十位文武大吏見到凌俠二人后,立即拱手施禮,待夏寧兒下令免禮后,諸人依次上前進行自我介紹,凌俠一邊觀察眾人,一邊默記對方姓名,不一會兒,四十人已經自我介紹完畢,接著,眾人請夏寧兒和凌俠視察總督府衙門。
跟紫嫣疆總督府的破舊和荒廢不同,琉璃疆總督府衙門被收拾的十分干凈整潔,雖然兩處總督府衙門的建筑布局相差無幾,但是這里的總督府衙門明顯高出一籌。
一進門,便看到大門兩側各佇立著一尊麒麟石像,石像差不多有兩米多高,雕刻的栩栩如生,看上去既震撼又氣勢,石像兩側各有十名戰衛軍守護,門前有士兵巡邏。
在總督府衙門西側駐扎著一個百人隊,他們負責守護總督府衙門的安,進門之后,院子里種滿了各類鮮花,負責伺候的丫環、仆人足有二十多人,看到公主后,他們紛紛行禮參拜。
圍著府邸轉了一圈,夏寧兒很滿意,來到議事廳內,夏寧兒坐在主位,凌俠坐在旁邊,左側坐的是二十名武將,右邊坐的是二十名文臣,大家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
跟那些人交談了一會兒,凌俠漸漸有些了解了,琉璃疆之所以這么和睦,沒有太深的文武隔閡,這都是前任總督竇豹廣的功勞,竇豹廣擔心轄區會出現文武不合的現象,便想了一個辦法。
他讓文官們協助軍務,大家一同去邊境線的戰區駐防,每兩年一換防,遇到局部襲擾時,巡撫和總兵一起御敵,同時他還主動做媒,撮合文臣武將的子女互相通婚。
幾十年下來,這些文臣和武將基本上都互相配合過,彼此之間都有了一番戰友情誼,而且大多數人都是聯姻關系,彼此之間要么是親家要么是戰友,所以大家也都互相包容了。
雖然眾人因為政務理念的不同偶爾會有些小摩擦,但是那都是工作層次,剛一發生爭執,就有人出面協調,如果分歧較大,則由總督裁定,因此這些年下來,琉璃疆始終是鐵板一塊。
凌俠對竇豹廣的這番苦心倒是十分欽佩,他當眾稱贊了一番,鼓勵公主繼續實施這套方案,把轄區內的文武團結在一起,聽到凌俠這番表態,底下眾人都十分高興。
當天中午,凌俠和夏寧兒參加了眾人舉辦的接風宴,宴席布置的十分簡單,雖沒有大操大辦,但卻味道可口,見凌俠二人吃的津津有味,眾人提議跟凌俠比拼酒量。
此時凌俠心里記掛著災區,有些喝不下去,看到凌俠心事重重的樣子,眾人便詢問原因,得知凌俠是因為災區的事情煩心,大家紛紛稱贊凌俠心系百姓。
說到這兒,眾人朝外面喊了一句,不一會兒,數百名捕快抬著兩百個沉甸甸的木箱走進院中,接著,那些巡撫們告訴凌俠,稱那是兩百萬枚玉幣,是琉璃疆十省捐獻給災區的賑災款。
望著凌俠意外詫異的眼神,眾人解釋道,他們早就知道紫嫣疆的總督是駙馬,暫時由公主兼任,如此一來,兩疆就是一家人了,如今紫嫣疆發生天災,他們豈能坐視不理。
因為要維持十個軍團的開銷和物資補給,各巡撫衙門的負擔委實很重,可事情再困難,也不能放任災民不顧,所以各省和諸位總兵們商議了一下,暫時停發十大軍團的軍餉和物。
把省下來的錢捐獻給紫嫣疆的災區,每個省湊出了二十萬玉幣,十個省總計湊出了二百萬枚玉幣,雖然這些錢對災區來說是杯水車薪,但也算是琉璃疆的一番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