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流等人拿著凌俠創作的圖紙,發動師團的六萬士兵集體動工,因為城區內的百姓已經部遷移走了,所以為了補充磚瓦木料的建筑物資,凌俠下令將遠處荒廢的房屋給扒掉。
在扒除房屋的時候,凌俠專門囑咐士兵,拔遠處的房屋,保留靠近主城大門區域的建筑,不但如此,他還下令把所有的建筑垃圾堵在城門內側,只留下幾條可以容納士兵步行的小路。
得知戰旗師團駐扎之后沒有立即派兵布防沿線,反而從城區里面開始忙活扒房建墻了,磐石師團和猛虎師團的將士們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連項昆侖和南宮岫也不停的搖頭,感嘆凌俠不懂戰爭。
當凌俠率領戰旗師團在主城修建城門時,磐石師團和猛虎師團則趁著沒有敵軍偷襲進攻的機會,急急忙忙的派遣將士駐防城墻呢,在他們看來,敵軍沒有動靜,這是最佳的布防時機。
兩個師團把各萬人隊的士兵,按照防區進行布防,將弓箭和箭筒運上城墻,沿著城墻擺開一字長蛇陣,這是最理性的以逸待勞狀態,看到凌俠那里,眾人都覺得可惜,認為凌俠白白的錯過了這個布防修養的好機會。
沒有理會外人的看法,凌俠依舊帶領將士們改建防御區,扒房、挑選木材,撿拾青磚,運輸材料、搬運石塊、壘墻加高,外延擴寬、修建城洞,更換城門,戰旗師團的體將士正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經過六萬士兵晝夜不停的趕工,七天之后,一座令世人震驚的嶄新主城修建好了,雖然比之前的預期延遲了幾天,但效果卻更加完美了,凌俠把主城兩側的城墻由之前的五米高,改建到十米高,足足拔高了一倍,看上去恢宏無匹,氣勢磅礴。
改建后的主城墻高十米,城門重新修繕擴建了一倍,整個城門輪廓呈長方形,城門高八米,寬六米,可以使戰車進出城門,城墻上分別修建了箭樓、斬敵樓、瞭望樓。
整個城墻改建成了一個整體防御體系,因為見識過島國騎兵的厲害,為了抵御敵人用騎兵攻城,凌俠特地在城墻外挖了許多深溝,并且在城墻外擺放了成片的絆馬樁和鐵蒺藜。
新改建的城墻主要圍繞防御堡壘體系建造,城墻的厚度跟高度持平,通體實心,城墻穩固如山,十米寬的墻頂可以供騎兵和大隊伍急速馳援,士兵不需要下墻,完可以在城墻上輪休換防。
城墻每隔十米便有一座箭樓,每座箭樓里可以容納五名弓箭手,遇到敵襲時,弓箭手可以躲在箭樓里,通過預留的射擊口彎弓射敵,有了箭樓的保護,弓箭手不用擔心敵人的弓箭反擊。
每十座箭樓之間,設有一座斬敵樓,斬敵樓突出在城墻外沿,里面駐扎十名士兵,這是專門為抵御搭梯爬城的敵人而設置,若是敵人通過長梯或鉤鎖爬墻,斬敵樓里的士兵便會割斷鉤鎖或掀翻長梯。
除了箭樓和斬敵樓,城墻上還有四個十分顯眼的瞭望樓,瞭望樓分別修建在城門兩端,和城墻中間位置,它的外表跟個煙筒似得,高約三十米,四周密不透風。
底端有個入口,可以容納士兵進入,里面是盤旋狀的樓梯,每隔三米便有一個平臺,一共有十個平臺,瞭望樓頂端是一個類似于閣樓的建筑,里面放滿了干草和銅油,中間位置有一個特制的煙爐,點燃后,瞬間就能夠升起濃煙。
凌俠用水晶片制作了四副望遠鏡,每個瞭望樓里放著一副,這上面派遣四名士兵輪番值班,他們的任務就是用望遠鏡觀察敵人的情況,一旦發現敵人蹤跡,便用銅油點燃干草,釋放信號,下面的人只要一看到濃煙,便知道敵人來襲。
至于瞭望里面的那些平臺,里面配置的是攻城弩,凌俠從每個瞭望樓里各安放了十個重型攻城弩,專門負責招呼敵方將領或者其它重要目標,要是敵人敢來,攻城弩就會夾雜著弓箭射擊敵人,攻城弩本就射程驚人,加上居高臨下,威力自然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