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凌俠的話,看著他臉上疑惑不解的表情,贏乾坤先是沉吟了片刻,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緩緩回答了凌俠的疑惑“實不相瞞,其實凌駙馬的這個疑問,我之前也曾有過,早年間,我亦曾詢問過家父類似的問題。
那時我跟凌駙馬一樣,好奇朝廷招募的那些高手都去了哪里?質疑朝廷為什么不把那些高手組建成軍隊?其實現在回想起來,當初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太幼稚了,如果凌駙馬掌握兵權的時間再久一點,就不會這樣問了。
凌駙馬請仔細想想,即便你的想法,朝廷讓天下的絕世高手部出馬,也未必能打贏倭寇,即使是家父親自出手也不行。倭寇出兵動輒數百萬大軍,而那些高手們最多只能殺萬人。
區區幾萬人對一支數百萬的軍隊來說,根本不是威脅,就拿家父來說,假設他真的能殺光倭寇軍隊內的真氣修為高手,可是剩下的數百萬士兵,戰斗力仍然非常頑強,家父即使是拼上了性命也未必是對手。
龍九重、南宮雄霸、彭天罡這些人,或許有殺死千名倭寇的實力,但他們擊殺這些人的時候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威力越強大的武功和招式,對內力和真氣的消耗就越大,真氣境界的高手不可能毫無限制的使用功法。
當然了,你或許會想,那些高手們即使體力有限,但如果讓他們加入軍隊,朝廷軍隊的戰斗力也必然大大增強,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那些真氣高手或者內力高手的攻擊力太強,戰場上兩方軍隊廝打在一起,這些高手沒有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很容易誤傷自己人。
你的想法是把那些內力修為的高手,或者是真氣修為的高手組建成一支軍隊,然后把這種特殊的軍隊投放到戰場上,想必能以一敵十甚至敵百,將倭寇擊打的潰不成軍,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根本不可能。
讓沒有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高手們參戰,真要是把他們和各個部隊放在一起列陣,屆時非但不能增加軍隊的戰斗力,反而拖垮軍隊。我記得當年雷霆軍團的第一任軍團長宇無敵將軍曾說過一句被譽為“戰爭法則”的名言。
他說“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一人回頭,大眾同疑;一人轉移寸步,大眾亦要奪心,焉能容得或進或退?”
宇無敵將軍的意思是,上場殺敵不同于擂臺比武,那些武林高手們動作活躍,習慣于四處躲閃跳動,但戰場上人潮密集,根本不可能給高手們活躍的空間。軍隊必須訓練有素,一齊進攻。
如果讓高手們在擁擠的隊伍中動武,很容易誤傷戰友,除此之外,戰場上信息傳遞不暢,士兵的行動必須盡可能保持一致,而那些高手們在施展功法時,免不了四處跳躍躲閃,這勢必會打斷各部隊之間的戰術配合。
一支強大的軍隊,并非每個軍人的個人戰斗力都非常之強,而是這支隊伍訓練有素,能夠如臂使指的聽從將軍的指揮,凝結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發揮集體的力量,如此才能從戰場上勢如破竹。
軍事戰爭不同于打架斗毆,各戰區的統帥們雖然也看重單兵戰斗力,但絕不會將其置于首位,軍隊整體素質的訓練更為重要,當一支萬人軍隊渾然一體,其所能發揮的威力,絕對會超過一萬名內力高手組成的烏合之眾。
舉個例子,你對武林盟的那些義軍想必不陌生,那些江湖綠林人士,大多都是外勁巔峰或者是內力修為,這些人的單個實力要遠超咱們的士兵,如果是一對一的交手,估計十名士兵也打不過一名江湖高手。
雖然一對一,咱們的士兵打不過那些江湖高手,可如果是一萬對戰一萬,那些江湖高手卻打不過咱們的士兵,因為這些高手自由散漫,喜歡爭強斗狠,習慣單打獨斗,不知配合作戰,更不懂得兵法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