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俠之所以選擇幫夏遠文是為了遏制夏遠桀和帝君的聯手,可他沒有想到夏遠桀會臨陣脫逃,更沒有想到鎮國公會橫空出現,如今夏遠桀和逃離聯軍總部,他一旦跟夏遠途和夏遠霄匯合,勢必會拜托帝君的挾制,因為夏遠桀已經放棄自己肩上背負的責任了。
原本夏遠桀還在乎自己的臉面和責任,所以倭寇入侵之后他迫于朝野壓力選擇合兵抵御倭寇,但夏遠桀始終存著一份私心,那就是保存自己的實力,正是因為這份私心,所以安司省被襲時求援時,他下令按兵不動,倭寇攻打河西府時,他想要撤退轉移。
八岐布和夏遠霄決戰朱集鎮時,夏遠桀舍不得自己地盤受損,寧可接受帝君的挾制也不肯放棄,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倭寇突襲聯軍總部,需要他出動內防兵團了作戰了,那兩個兵團是他的最后家底,他舍不得有任何閃失,所以他終于本性暴露了。
夏遠桀一開始的想法是將夏遠途和宇千穹的兵團帶至朱集鎮,匯合夏遠霄的兵力,依托東部戰區地形囤兵備戰,但是當凌俠他們逼迫夏遠桀寫下調兵手令,將夏遠途和宇千穹的兵力調至前線后,夏遠桀躁怒之下改變了主意,他不要東部戰區了,夏遠桀只想保持實力。
先是對安司省見死不救,接著又想將兵力撤出洛水省,這種種的表現都是要跟眾人撕破臉皮,夏遠桀不再顧忌朝野的看法,他要把自己的勢力整合到一起,然后找個地方自己單干,他只要去朱集鎮把夏遠霄的兵力撤走就行了,至于東部戰區的成敗,他就懶得管了。
帝君之所以能夠逼夏遠桀就范,利用的是夏遠桀舍不得東部戰區的心理,但如今夏遠桀舍得放棄東部戰區了,他現在只想著收攏自己的兵力,懶得管東部戰區各疆域百姓的死活了,屆時他把朱集鎮的兵馬撤走,不但能擺脫帝君的控制,還甩掉了東部戰區這個爛攤子。
凌俠把夏遠桀逃走的弊端分析的透徹無比,今天若是不能將聯軍總部收服,這個機構就會消失,以后再也沒有所謂的聯合軍事作戰總部了,夏朝會再次劃分為三大勢力,這么一來,倭寇雖然沒有攻下總督府衙門,沒能殺掉總部里的將領,但也等于變相的摧毀了聯軍總部。
其實面對倭寇的這次突襲攻擊,只要夏遠桀、夏遠文、夏遠嵐兄弟三人同心協力,中元櫻子根本沒有勝算,可夏遠桀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起了私心,以至于出現現在這種局面,如果此時沒有人站出去收拾殘局,聯軍總部將會分裂,總部內聚攏的那些軍事精英也會流失。
想到這些,凌俠決定幫夏遠文把聯軍總部收入麾下,雖然眼下沒了夏遠桀那方勢力,可是夏遠文麾下六個兵團以及朝廷的四個兵團還都在,他們雙方可以組成新的聯軍總部,只要掌控了聯軍總部的指揮權,收服總部內的那些軍事精英,夏遠文還是可以跟帝君抗衡的。
打定主意后,凌俠便準備亮出身份幫夏遠文拉票,可沒想到就在他剛要說話之際,鎮國公贏天竟然率先開口了“諸位,老夫有一言不吐不快,夏遠桀身為太子之尊,卻因爭權奪利而放任倭寇攻城,安司省之戰,倭寇殺我將士,屠我百姓,毀我城墻,夏遠桀卻置若罔聞。
面對戰衛軍的求援令,夏遠桀非得見死不救,事后更要撤兵原始疆,把這里和聯軍總部拱手讓與敵人,此舉和夏碑以及那些偽朝廷里的漢奸叛賊什么兩樣,現場雖然有許多將士都是夏遠桀的門下,這些年也以他為主,但是老夫相信,他的恥辱行徑決不代表大家。
實不相瞞,先帝在位時,老夫和你們一樣,看到夏遠桀重視咱們武將,所以就跟他親近。本以為他是一個明君圣主,可沒想到他居然做出了這種事情,大家看一看夏遠銘殿下的英勇事跡,再看看夏遠桀的種種所為,老夫和你們一樣心痛啊,今日,老夫正式和夏遠桀決裂。”
聽到鎮國公這番話,宇千穹帶來的那個兵團將士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