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以凌俠此時的職務和地位,暫時還沒有資格參與戰役級別的制定和部署,可是南宮雄霸和諸葛一言在見識過凌俠的軍事指揮能力后,對他十分看重,他們自知凌俠的軍事才干遠在自己之上,所以直接把凌俠留下來共同制定攻打倭寇的戰術。
眾人在制定作戰部署時出現了分歧,南宮雄霸主張以快打快,他認為此時許洲疆擁有五個兵團,在兵力上完碾壓港寧一郎,只要拿出倭寇攻打河西府的勁頭,派遣五個兵團正面強攻舟寧縣,用不了一天就能殲港寧一郎麾下的部倭寇。
但龍九重卻不同意南宮雄霸提出的這個戰術,他認為這樣雖然能戰勝倭寇,但是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倭寇拼死之下的反擊肯定會對戰衛軍造成重創,有道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如果靠蠻力正面強攻倭寇,戰衛軍恐怕會搭進去一個兵團陪葬。
龍九重覺得應該分別五路,從舟寧縣五個方向同時進攻,把倭寇的兵力分化成五個集團軍,一旦兵力被分化,那倭寇各兵種之間就無法互相配合,而戰衛軍這邊即可以利用兵力優勢,還可以令倭寇顧此失彼,這樣的話,可以把己方的傷亡損耗降到最低。
不同于南宮雄霸的正面強攻計劃和龍九重的兵力分化計劃,凌俠提出了一種更為穩妥的戰術,圍而不打,堵而不戰。他建議把舟寧縣城圍起來,先切斷城內的物資和糧草,堵住路口,再將通往縣城的河流堵住,斷了城內的水源,讓城內的倭寇斷水斷糧。
港寧一郎之所以有底氣跟許洲疆的戰衛軍抗衡,其最大的依仗就是舟寧縣城的防御體系,他在入駐舟寧縣之后,將城內的百姓和戰衛軍都屠戮一空,然后拆掉城里的房屋,把那些磚石都用的擴建城墻上面去了,他加固加高了城墻,改造了防御外形。
此時舟寧縣的城墻完可以稱得上固若金湯四個字,如果按照南宮雄霸的戰術強攻城墻,肯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可要是要依照龍九重的戰術,五路進攻引誘倭寇分化兵力,可是如果倭寇依仗城墻牢固據城不出的話,戰衛軍還是打不進去,只得僵持對峙。
但是圍城斷糧則不同了,舟寧縣的倭寇靠掠奪周圍府衙維持補給,戰衛軍一旦切斷了舟寧縣的糧草補給渠道,港寧一郎就會跟秋落北遭遇同樣的麻煩,那就是無糧草可以喂養兵士和戰馬,除非港寧一郎不怕兵士們被餓死,否則的話,他只能放棄城墻優勢,率兵出城尋找物資。
諸葛一言在聆聽了三人的戰術之后,仔細衡量了一番,最后他還是覺得凌俠的戰術比較穩妥,因此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贊同凌俠的戰術,跟港寧一郎對峙的這段時間,我們雙方都在改造城墻和防御體系,說實話,我們都快把城墻建成堡壘了。
我軍攻不破倭寇的城墻,但倭寇同樣也很難毀掉咱們的城墻,如此一來,誰占據城墻就占據了優勢,如果咱們強行正面攻城,單是那座城墻就夠咱們頭疼的,分化兵力也無法真正傷及到倭寇,他們只要不離開城墻,咱們就啃不掉這塊硬骨頭。
咱們雖然有五個兵團,但也不能盲目攻擊。要想徹底殲滅港寧一郎的兵團,必須把他們引出城外,讓他們無法利用城墻消耗咱們的兵力,只有他們離開那個龜殼,咱們才能發揮出優勢,所以老朽衡量了一番,覺得凌俠的戰術才能對倭寇造成致命威脅?!?
看到諸葛一言贊同凌俠的戰術,南宮雄霸和龍九重陷入了沉思中,二人重新分析了一番,確實覺得凌俠的戰術更適合作戰,想到這兒,龍九重和南宮雄霸同意放棄自己的戰術,決定使用凌俠的戰術對付港寧一郎,隨后,幾人開始圍在一起布置細節。
……
最近幾天,外界局勢變換的更加隱晦難明了,夏遠桀占據名望疆和東部戰區的諸多疆域之后,沒有繼續追剿中元櫻子,而是沉下性子打造他的那些疆域,似乎要建立新的勢力。
而中元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