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襲!”
“戰衛軍攻城!”
“備戰!列陣!反擊!”
當戰衛軍沖到城墻城外一百米的地方時,城墻頂部的倭寇便發現了異常,他們隨即擂鼓吹號,鼓聲一響,倭寇士兵隨即抽出弓箭搭在城墻上朝下面進行無差別射擊。號聲一起,城內的倭寇士兵立即出動集結,攻城兵開始布置防御器械,騎兵及步兵站在內城準備支援。
“嘿哈、嘿哈、嘿哈嘿……”
城墻外,戰衛軍四個盾兵軍團分兩波前進,第一波是兩個軍團,盾兵們扛著巨盾來到距離城墻十米的地方,呈長方形列隊布陣之后,盾牌兵仿若一道鋼鐵洪流般橫在南城面前,盾牌兵橫貫城墻兩側,隊伍神展開足有二十多里,其厚重敦實的陣型仿若一道堡壘。
第一波盾兵軍團剛剛趕到預定位置,第二批盾兵軍團便掩護著爬墻兵軍團朝城墻底下集結了,他們穿過第一波的兵團后,便立即蹲到城墻腳下備戰,盾牌兵將巨盾斜倚在城墻邊緣,利用三角支架的原理,借助城墻來支撐盾牌,這樣既能穩固巨盾,又能節省士兵們的體力。
當盾兵們將巨盾斜架在墻面時,爬墻兵軍團的士兵們便開戰備戰,他們解下肩膀上橫挎的鐵鉤和繩索,手上套著特制的鐵爪,將腰間的配出抽出來咬在口中,隨后半蹲著身子的準備爬墻,只要城墻上守城的倭寇被解決掉,他們就會將鉤鏈甩上城墻,順著繩索朝墻頂爬去。
“叮叮咚咚……”
面對戰衛軍的盾牌兵擺出的一字長蛇陣,城墻上的倭寇守城士兵隨即使用弓箭和攻城弩展開反擊,當箭矢和弩箭擊打到盾牌表面后,頓時響起了一陣叮叮咚咚的金鐵交鳴聲,在使用弓箭和攻城弩反擊之際,倭寇也抬出了破墻弩這一重型殺器,瞄準后,他們發射了弩柱。
盾牌兵可以無視箭矢和弓弩箭的攻擊,但他們卻無法抵擋破墻弩,當破墻弩射擊的弩柱夾雜風嘯聲擊中盾牌后,頓時將數公分厚的鐵盾給擊穿,連同盾牌將士兵一起砸入地面,當數千具破墻弩伴隨攻城弩射擊時,將盾牌兵的防御砸出一片凹陷,對戰衛軍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弓弩兵準備好沒有?倭寇使用了破墻弩,我們有些吃力了,你們能不能快點搭建攻城弩?”看到一批又一批盾牌兵被擊潰,盾兵軍團長有些著急,催促盾牌底下的弓弩兵快點搭建弓弩架,他這邊剛催促完,一陣轟隆聲傳來,無數盾牌兵成片倒下,原來倭寇使用了火彈。
就在盾牌兵面對倭寇的反擊有些承受不住之際,忽然,弓弩兵軍團長大吼了一聲,聽到這聲怒吼,盾牌兵隨即收起罩在頭頂的盾牌,豎起盾牌原地蹲下,而這時候,一聲“發射”從弓弩兵陣營中喊出,霎時間,數萬支攻城弩箭呈弧線朝對面的城墻頂部發射上去。
這些弩箭桿末端都拴著一個個灰色的罐子,弓弩箭的射程差不多有一百米左右,即使箭桿末端系著一個十斤重的罐子,罐子拖拽了弩箭射擊的力度,可弩箭依舊能飛個幾十米,眼前的城墻只有十米多高,因此攻城弩的箭桿可以輕易飛到城墻頂部的上空,而且高度正好。
弓弩軍團分成了好幾個梯隊,各梯隊依次發射弩箭。當第一批拴著罐子的弩箭桿飛臨城墻頂部上空時,第二梯隊的弩箭便夾雜一片呼嘯聲飛過,這些弩箭桿尾部也系著一個罐子,這些弩箭銜接的十分及時,待弩箭飛臨上空后,正巧擊碎前面那些弩箭尾部系著的罐子。
當第一波弩箭桿尾部系著的罐子被后面的弩箭擊碎后,無數白色粉末瞬間從破碎的罐子內撒落飄散到城墻頂部,與此同時,第三梯隊的弩箭又將第二梯隊弩箭桿尾部的罐子擊碎,緊接著第四梯隊的弩箭又將第三梯隊射上去的罐子擊碎,后面幾個梯隊都使用這種方式。
凌俠設計的這個連環弩射擊戰術極為巧妙,當那些弩箭尾部系著的罐子被擊碎后,弩箭依舊會繼續飛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