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俠離開許洲疆已經十天了,返回的路上,他率領部隊晝夜趕路,因為沿途有站區各地府衙的物資補給,路上沒有了倭寇的威脅,所以部隊趕路走的十分順暢,估算了一下行程,只要再有十天左右,凌俠和部隊就能離開南部戰區,進入夏遠文控制的西部戰區境內。
這一天,凌俠趕路來到了“合勇疆境內的地思省,”在找當地巡撫衙門領取糧草物資時,原本該補給三十萬擔糧食的巡撫衙門,結果只撥付了五萬擔糧食,無論古修緣怎么交涉,對方就是不肯如數撥付,得知此事后,凌俠和夏寧兒親自找到該省的巡撫和布政使,向二人要糧。
“這是南部戰區沿途補給糧草的軍令,南宮大都督臨行前親自許諾的,說南部戰區境內各疆域會無償補給,我三天前命人通知你們,說今天會來此地領取物資,當初你們也答應了,為什么今天卻只肯撥付我們這么點糧草物資呢?難道是南宮大都督的軍令不管用?”
望著凌俠亮出來的物資補給軍令,看到凌俠和夏寧兒氣勢洶洶的樣子,當地的巡撫和布政使都嚇了一跳,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他們一臉無奈的解釋道,不是他們不肯如數撥付糧草,而是從昨天起,他們就籌集不到糧食了,不止是軍糧短缺,連民糧也開始漲價了。
原本老百姓手中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可是五天之前蚌源疆境內的倭寇開始搶糧,那些倭寇或許是被打怕了,他們一改往日攻城略地的習慣,專門從附近的城市內搶糧,把周圍幾個疆域的糧食都搶走,搶完就回去了,這么一來,那些被搶的疆域就開始從別的疆域買糧食。
三天之前,一擔糧食只需要八十個銅幣,可是從昨天開始,糧食在一夜之間暴漲了五倍,今天清晨一擔糧食已經漲到了八百枚銅幣了,而就在凌俠的部隊來到巡撫衙門前領取物資之際,一擔糧食已經突破了一千枚銅幣,此刻,城的百姓都在瘋狂購買囤積糧食。
巡撫衙門之前已經通知境內的糧莊和糧號了,也極力壓制糧莊漲價,可是沒有辦法,本地疆域的糧食都被運到外面的疆域內販賣了,算是人工和運輸費用,糧食的價格自然就上漲了許多,本來這也沒什么,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名望疆發布公告,大量收購軍糧。
太子夏遠桀大肆征收糧食,而且給出的價格始終比市場價高出許多,與此同時交易樓也出手壟斷糧草,他們雙方一個大量征收,另一個囤積壟斷,周圍疆域的糧莊和糧號紛紛送糧銷售,這導致各疆域的糧食出現短缺,物以稀為貴,在這種背景下糧食的價格被一抬再抬。
雖然地思省巡撫衙門出動了所有的府衙和縣衙征調軍糧,但是只征收到一萬擔糧食,剩下那四萬擔糧食是他們從官方的糧庫里墊付的,他們省的糧庫里總共儲備了十萬擔糧食,此次已經撥付出近一半的儲備糧了,如果都撥給凌俠,日后城內的百姓就會斷糧了。
聽完巡撫和布政使訴說的經過,凌俠有些狐疑的看著二人,他半信半疑的打量的那二人一番,隨后命令老崔去外面調查一下,一盞茶的時間之后,老崔氣喘吁吁的回來了,他告訴凌俠,此刻外界的糧草已經漲到一千四百枚銅幣一擔了,城墻許多糧號的糧食已經售罄了。
“怎么會這樣?”
確定了那二人的說辭后,凌俠命人先把那五萬擔糧草裝上馬車,派兵守護好,然后讓老崔給沿途所有的府衙發布征糧的軍令,之前凌俠他們是一次領夠數日的物資,待糧草快要消耗干凈后,再給前面的官府傳遞征糧軍令,如今既然局勢有些不對,所以他要地毯式征糧。
當老崔拿著軍令去外面發布任務時,凌俠暗暗從心里合集盤算,一名士兵一天至少要吃掉兩斤糧食,二百五十萬士兵一天則需要消耗五百萬斤糧食,一擔糧食等于一百斤,五百萬斤折算下來就是五萬擔,也就是說今天領到的這些糧食只夠軍隊一天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