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營,這可是明目張膽的建立私軍了,這么做真的沒問題嗎?
上一個募軍的王爺,現在可還在鳳陽關著呢!
很多人心里有些疑惑,但疑惑歸疑惑,這阻擋不了他們的興奮之情。
朱由樺道“既然要立營,自然不能一直以南陽王府的侍衛之身示人,你們還要有官面上的正式建制!”
“河南都司下屬南陽衛駐南陽的大明官軍,這就是你們的身份!”
聞言,眾人全都議論紛紛。
成為建制內的官軍,這個好處可太多了,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不用再藏頭露尾了。
以后做事,他們將是以南陽營的身份,而非是南陽王府的侍衛。
操訓、拉練,還有軍營,都不必在王莊范圍之內,他們如今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軍!
雖說官軍這個名頭已經被不少軍將搞臭,但無論如何,還是和流賊有很大的本質區別。
除了講出去好聽之外,成為官軍最大的好處,還是整體福利待遇的提高。
原本的軍官們,雖然都管著兵,但是卻并沒有正式的官身,既不能得到戰功升賞,更不可能穿上真正的軍官衣甲,普通兵士就連晉升的通道都沒有,干勁不足也屬正常。
但現在,南陽營成立,大大小小的軍官們搖身一變,都成了在冊在籍的小旗、總旗、乃至百總、千總。
至于成為官軍為什么會這么容易,這不是他們的問題,這是朱由樺的事兒。
南陽城也便是南陽衛城的所在,經過這么多年下來,衛所早已腐敗不堪。
依朝廷規定,中原各衛所,悉歸省都司管轄,設衛指揮使一人,兵力比九邊要少一些,約為五千六百人。
其實說實話,現在的衛所,早已經名存實亡了。
天下各地衛所何其多,根本就沒有足額的,但是報上去卻又都相差不多,實際上也都是官官相衛的結果。
就和文官們不敢把各地流賊鬧出的事情上報到朝廷是一樣的,武官也不想因此受到責罰。
想管事的上官不是沒有,但這一兩個人,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對現今大明的官場造成任何影響。
這個衛瞞報、夸報,那個衛也是,你若不學著他們一塊來,朝廷處置的必定是你。
這個世道,就是在逼著老實人變壞,大家都一樣。
所以朱由樺把自己這批人以衛所兵的身份放出來,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兒。
朱由樺只是找南陽衛的指揮使吃了個官場飯局,兩人挑明了一說,就是一拍即合。
這種事兒一個巴掌拍不響,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你不說,我不說,人人都是這樣,朝廷又能怎么樣?
難道當今的崇禎皇帝又能把全國衛所全給擼一遍不成,話說回來,他老人家若是有那個膽量,大明也就不至于到如今這個地步了。
南陽衛去年報到河南都司的在冊兵額是四千九百人,實際上卻是一千人都不到。
就是這幾百人,也大多都是些臨時招進來湊數的老弱病殘。
戰斗力?根本都不如闖軍的流民營。
衛所制度講究個戰時統戰,和時耕種,看似無兵,卻能轉眼間召集百萬大軍。
腐化的根基,自然是衛所軍戶賴以為生的軍田被地主、富戶一步步侵占。
作為唐藩聚齊地,南陽府的衛更慘,軍戶手頭基本已經沒有自己的田地了。
手頭可耕種的田畝沒有多少,承平日久,更不會有誰還去每天操練,還能維系下去的原因只是那一點兵餉。
衛所兵演變成了專門給軍官們端茶遞水,干農活的下人,但是還能勉強維持。
等到那點僅有的餉銀都發不下來的時候,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