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人馬轟然間撞到一起,霎時間殘肢飛舞,喊殺聲震天。
本來,劉希堯的前軍人馬并不弱于朱由樺的全部兵力。
可是因為在長途追擊和方才的混亂無序中,不少人耗盡了體力,而南陽營大部分人卻是以逸待勞,伏擊成功后更覺得朱由樺是天選之子,顯得勇氣百倍。
因此兩方人馬從一接仗開始,就是一面倒的戰況。
兩邊打起來也就是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流賊就處于劣勢,漸漸不支,在混戰中劉希堯已經和馬隊換了坐騎,但依然被殺的接連敗退。
反觀南陽營這邊,已經完全沒了初戰的擔憂,所有人都是眾志成城,士氣愈發的高漲起來。
劉希堯和馬隊頭領碰到一起,兩人商量了一下,意見各有不同。
馬隊頭領想死拼下去,等田見秀的大軍和白鳴鶴的一萬人馬趕來,然后反敗為勝。
劉希堯卻是搖頭。
“這個南陽營的氣勢和一般官兵不同,他們的火器甚是犀利,硬打下去,就算田爺到了,人馬也死傷的差不多了。”
“再說,田爺起碼在數里之外,這南陽營戰斗力如此之強,咱們很有可能頂不到那個時候,老子可不想死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北面的白鳴鶴應該快到了,去北面和他會合,然后渡河,繞道官兵的屁股后邊,再捅他一下子!”
說完,劉希堯下了向北撤退的命令。
既然劉希堯主意已定,馬隊頭領也沒什么好說,南陽營的兵士們也很快聽見流賊陣中傳出陣陣鑼響,都明白他們是要跑了。
這道命令一下,流賊們再沒有什么戰意。
除馬隊頭領帶著千余騎兵且戰且退外,其余人馬都是趕快撇下正在廝殺的南陽營官兵,撤離戰場。
不過他們的撤退方向和劉希堯計劃的不太一樣,因為流賊們已經不受約束,在往三個方向潰散。
有向來路奔回的,也有向南玩了命的逃命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跟著劉希堯向北去找白鳴鶴會合。
由于有馬隊和其余潰兵的牽制,劉希堯很快帶著所剩不多的人馬甩掉了南陽營的追兵。
但劉希堯沒有料到的是,奔了兩三里路,白鳴鶴沒見到,卻從斜刺里又殺出一支伏兵。
一面“楊”字旗號在獵獵西風中招展,卻是南陽衛指揮使楊奉率領本部軍馬埋伏于此。
這楊奉呲著一口黃牙,騎在馬上大笑“南陽王爺誠不欺我,果然有小股流寇逃竄到這里來了。”
嘿嘿,這白送上門來的軍功,不要白不要啊!
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