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兩白銀,鄭隆芳不知道運多少年,運出多少鹽鐵,才能運出這個價格來,依他看,僅僅四成的鹽鐵,完全無法賣出這種天價。
消息傳回劉澤清的耳朵里,也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本以為會好好兒的討價還價一番,沒成想朱由樺居然就這么答應(yīng)給錢了。
三萬兩白銀,這已經(jīng)算得上是天大的喜事。
“看起來這位南陽王爺帶兵打仗可能是把好手,對山東鹽鐵的情況,他還真是不熟!”
說著,劉澤清也道“不過這位王爺出了這么多銀子幫本帥渡過難關(guān),這份情要記住,看情況還!”
當(dāng)然,是看情況再還。
除了山東的劉澤清是個始料未及的來客以外,其余那些南陽乃至河南本地的豪紳們,朱由樺就有種可見可不見的感覺了。
不過他們登門多都是有目的而來,有些人帶著禮物,想要朱由樺在朝中替他們族人美言幾句,好官運亨通的。
也有單純是送銀子來討好的,更多人則是打著投獻(xiàn)的名義來送錢送土地的。
投獻(xiàn),這是大明皇族開設(shè)出來的一個規(guī)矩。
當(dāng)年朱由樺還在洛陽沒走的時候,他慈祥的老父王朱常洵就曾告訴過他,不用覺得皇帝賞賜的土地少,這不是大頭。
你小子若是當(dāng)了藩王,肯定會有人投獻(xiàn)土地的。
去年剛就藩時,來的人不過是大貓小貓兩三只,朱由樺壓根沒體驗到當(dāng)年福王老爹就藩時投獻(xiàn)者絡(luò)繹不絕的那種盛況。
打贏了這一仗之后,南陽的豪強們不必說,強龍壓頭,都是爭著搶著來投獻(xiàn),就連河南開封等地的一些豪紳也來了不少。
就這半個月的時間,朱由樺名下多了不少土地,就整個南陽府來說,三分之二都已經(jīng)到了南陽王府的名下。
至于河南,雖說三分之二已經(jīng)是自己老爹福王的地盤,但朱由樺仍然輕松拿下了剩余那些土地中的三分之二。
這下好了,整個河南府幾乎全是福王藩的土地了,莫說普通百姓,就連一般的地主都沒剩下多少。
為啥大伙都會爭著送錢又送地的呢?
因為大明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有功名在身的人減少徭役、賦稅,一旦有人中了舉人或進(jìn)士,就會有大批的窮苦百姓為了逃避賦稅前去投獻(xiàn)。
這樣一來,原本自有的農(nóng)戶變成佃農(nóng),而功名在身的士子們基本也就原地升級為地主了。
士子已經(jīng)夠特權(quán)了,然而藩王和皇族卻是中,賦稅、徭役是什么,人家壓根不知道,這關(guān)我什么事兒!
我又不用交!
對于這些上趕著送上門的土地和銀子,朱由樺照單全收,然后接下來南陽一建開始在整個河南活動。
王莊,給本王大批量的建起來!
什么,流民太多?
不用慌,不用亂,登記造冊后,飄著南陽王府旗幟的王莊,就是你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