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育苗場的楊老板半個月后第二次送來7000只綠頭野鴨雛苗和4000只清遠麻雞雛苗時,發現養殖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是認不出來了。
上一次送雛苗來的時候整個養殖場還是剛剛建成,剛剛清除了雜草的林地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
而現在,齊腳踝的牧草綠油油地長滿了整個林間,在微風的吹拂之下上下起伏,飄來陣陣青草的清香。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那些林木似乎都變得精神挺拔了不少。一只只土雞在踱著悠閑的步子漫步其中,偶爾看見一只肥大的螞蚱之類的昆蟲,立馬就是分而食之!小河段更是浮滿了野鴨,不時沉下水底叼出一條小魚爭食。
最讓楊老板驚奇的莫過于那些個活蹦亂跳的小雞小鴨了,個頂個的大塊頭,實在是看不出是剛剛買回來半個月的雛苗。一個個的皮毛油亮,撲棱在草叢間或水里那叫一個機靈,明顯看出來長得好。
要不是這些雛苗就是楊老板親自送過來的,他絕對不會相信這些只有二十多天生長齡的土雞野鴨能長到這么大——他估摸著這批雞鴨應該有一斤半左右了,再過一段時間,體重即可達到三斤的肉用標準。
作為一個侍弄家禽半輩子的老把式,楊老板見過的養殖戶沒有一千少說也有八百,甚至還有一些專門的養殖公司,但是今天,他敢用關二爺的名頭發誓,還沒見過有比齊政的養殖場養的更好的——這些野雞野鴨不僅是長得快,而且還野性十足,無論是跑動還是游水嬉戲都是矯健靈活,毫無呆滯之感。
楊松的經驗很豐富,得到允許后,他還特意走進了棚舍,仔細觀察了雞鴨的糞便。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育苗場老板,他基本上能通過家禽的糞便分辨出來家禽吃的是什么東西,它本身是不是健康的等情況。
這些糞便表明,這些雞鴨平時吃的就是牧草、谷糠還有偶爾一些昆蟲或小魚小蝦,絕對沒有半點化學飼料——這些糞便里面并沒有使用生長激素之后留下的腥臭氣味。
楊松知道有一些養殖場的老板,打著生態養殖的名號,但只是掛羊頭賣狗肉,為了讓自家養的家禽能夠盡快上市,就拼命地給家禽喂化學飼料甚至生長激素,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出欄。
外行人可能要吃進嘴里才能分辨出是真是假,但內行人的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個大概。
至于這些家禽在被人食用之后,富集在體內的生長激素對人體到底有什么樣的影響,就不是那些無良的商人所顧忌的了——所以一般除了自家養的家禽,楊老板很少吃外面的雞鴨。
里里外外地轉了一圈之后,楊松算是對齊政的養殖場有了一個較高的評價。
“齊老板啊,你這養殖場是下了大手筆啊,這雞鴨養得好啊!”楊老板看著眼前如地毯般覆蓋的林地,衷心對齊政感慨道。
雖然楊老板可能有些誤會,齊政還是笑納了他的稱贊。
可不是大手筆嗎?
要知道,這半個月內,光靈陣齊政就布置了幾個,可累得他夠嗆——布靈陣可不是揮揮手就能成功的,要根據地形,設置好范圍,還加上要根據效果進行微調。
雖然金錢上的投入不多,但法力和精神力都消耗了不少,想到這齊政就恨不得馬上就能突破到煉氣期九層,這樣布陣就能輕松多了。
“齊老板,你這養殖場到底有什么秘訣,這雞鴨可是我這輩子見過的長得最快最好的了!”
“哪有什么秘訣啊?你問問成叔就知道了,養殖場的事情都是他在管,我基本上算是一個門外漢。”齊政嘴里打著哈哈,擺出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
秘訣當然是那些神奇的靈陣,但是這些都是無法對外人言明的,只能是歸功于大嶺村的好山好水還有成叔的精心管理了。
楊老板心里也是明白,齊政這里肯定是有秘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