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場大致轉了一圈之后,兩人在一個大型辯論沙龍旁邊坐下休息。
現場采用開放式的布局,由幾組大型沙發環繞組成可供休憩的雅座,沙發周圍是由數組高低不等植物墻所構成的區域隔斷,在沙發中心區域的精致的矮幾、采光良好的大面積濱湖落地窗、各式飲料以及無數隨手可及的零食。植物墻邊上并排著編織藤長靠椅和一些椅子凳子,坐下三四十人綽綽有余,今天晚上最大的沙龍團體應該就是眼前的這個了,兩人意外地遠遠看到宋芯悅也混跡其中。
兩個年輕男子在爭論著什么,齊政一看其中那戴眼鏡的男子挺熟悉,半天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齊政和田雨唯在近植物墻的靠椅上并肩而坐,一邊聽著討論,一邊稍作休息。
沙龍正中心,名為趙琪東的男子穿著休閑西裝,眉宇疏懶,高談論闊。
而對面那位齊政看著眼熟的男子戴著一頂寬檐帽,穿著一身皮褲大頭皮靴,帶著副框架眼鏡。
通過初步介紹,得知那個叫趙琪東的男人,其父輩曾在國內政府任職,他出國留學后,一步步接管埃外斯俱樂部紐約分部。畢業后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申請加入美國國籍,現供職于資產管理部門。在今天的會場內,他作為少數的成功申請綠卡的華爾街“精英”,最具氣場。
趙琪東本身的經歷讓他自帶一股傲氣,再加上他于俱樂部紐約分部這邊經營得比較好,名氣不小,在華裔群體中備受追捧。大家聽著趙琪東說起華爾街的那些事情,時不時地附和,都恰到好處地給予趙琪東光環。
途中不斷有人進入他們的場子。和齊政這些湊熱鬧的“局外人”不一樣,來的都是俱樂部資深成員或者在紐約取得一定成績的年輕人,聽到了趙琪東所在過來拜望的,或者就是為了和趙琪東交集的,就坐下來加入到討論之中。
隨著氣氛升溫,趙琪東不時被眾人碰杯酒,幾乎就是眾星拱月。
此時趙琪東伸出手指頭點點對面那個男子,“蘇放你就是倔脾氣!大陸的金融也就那么回事,你回去時間長了,肯定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大陸與美國的差距豈止一百年?我當初就不看好,大陸的攤子太糟糕了,你是個極其聰明的人……要是加入華爾街,我保證起碼年薪是十萬這個數起步!你蘇放早該發財了……”
聽到這話,齊政突然來了電,思路融會貫通,記憶又被活躍地調了出來,立時想起那眼鏡男的名頭。
蘇放,一位位于交易鏈頂端的中國交易員,曾被華爾街著名專業雜志《交易員》評為年度“百強交易員”,成為該榜單歷史上第二位華人。
蘇放是浙省人,他是真正的學霸精英,1995年,不到二十歲的他就揣著1000美元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物理博士學位,后又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金融博士,因為這才是他的真正興趣所在。
他真正步入華爾街是在兩年后,簽約世界著名投資銀行花旗銀行。最初只是一名技術支持部門的普通員工,但他設計的一種交易模型,因實用價值極高,為公司贏得大量利潤,也給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他終于如愿以償地成了一名交易員。
金融危機后,蘇放離開花旗銀行回國并創立自己的基金,在全球經濟動蕩一波接一波的情況下,投資業績一直在三四成到一倍以上,被譽為國際最能賺錢的華人基金經理之一。
在后世央視對他的采訪中,齊政記得他意氣風發,牛逼哄哄。不過現在聽言語,似乎他在回國發展和留在華爾街之間徘徊不定?
不過既然想起了這些東西,齊政看著蘇放的背影,無異于是看到一活寶了。
……
另一邊,趙琪東越說越起勁,“你們知道在美國,誰是我們華人最大的競爭對手嗎?”
提及這個話題,眾人都莫名地提起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