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回來的時候,見到正在盤腿坐在墊子上跟著子蘅認字的項羽,心中有一些驚訝。
這還是他以前認識的那個侄子嗎?
那個學什么,都是淺嘗軋制,還沒有完全掌握,就已經說學會了,不學了的項羽?
“咳咳。”
項梁看著兩個人那親密的行為,總覺得自己好像是發現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項羽聽到咳嗽聲,抬頭一看,發現是項梁。
起身對著項梁施了一禮,說道“叔父。”
“嗯,你們繼續,過一會兒,我會拷問一番。”項梁說完,對著還有一些害羞低著頭的子蘅說道“子蘅,這是我今日買來的肉,你腌制一下,留著慢慢吃。”
把手中的東西交給了子蘅之后,就自顧自地進入了屬于自己的一件房屋,那里只有他和項羽能夠進入。
因為這里珍藏著不少書籍,里面有著兵家、墨家、道家等等的相關書籍,在大秦皇帝焚書坑儒之后,還能夠珍藏這么多的書。
可以說,項梁還是有一些本事的。
不然,這吳中的那些鄉紳豪杰也不會尊重項梁了。
這《呂氏春秋》是項羽隨便找來的書籍,然后讓子蘅讀,他一邊聽,一邊看著竹簡上面的字,也算是間接地認識這個時期的字。
畢竟,項梁不想教他識字,現階段,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認字了。
可能是前身的那些習性,已經讓項梁對項羽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再加上,項梁也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和父親,養育項羽,就好像是養育著一件工具,一件復仇的工具一樣。
項羽前世對于這段歷史了解的不多,但是也不代表一點兒印象都沒有,根據史書上面的一些記載,還有網上論壇里面的一些說法,可以肯定一點兒的是,項梁是一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同時,也是一個自大自負,沒有太大的遠見卓識的人。
會稽郡守想要反秦,便聯合了項梁一起,郡守也是聽說了項梁的一些事跡,覺得這個人也是一位人才。
沒有想到的是,這位不僅僅是人才,還是一位有著野心的人才,二話不說就殺了郡守,自己扯起大旗造反了。
對自己的這位叔父,項羽不知道說什么好。
現在這階段,也只有跟著這位叔父,慢慢發展,后期,再慢慢調,教算了。
子蘅放完了東西,再一次來到廳堂,在項羽的示意之下,繼續讀起書來,項羽就在一邊努力地記住字的形態。
這比小學識字還要難一些,因為有一些字,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就是稍微做了少許改變,很容易弄混。
“那呂不韋寫的書,看看就好,里面雖然是融合了幾家之所學,但是最為吹捧的還是黃老道學。
現在的你,看之無用,不要被上面的一些狗屁不通的言論給誤導了,你不是想要學習萬人敵嗎?
今日,我就教你什么是萬人敵。”
項梁說的考問,結果變成了推崇兵家學說,拿出了珍藏在書架一角的竹簡,遞給了項羽。
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蝌蚪大的字,項羽覺得頭大,這是哪國的文字?
雖然大秦皇帝統一了文字,現在的竹簡都是用秦國的小篆,但是這些都是項梁珍藏的竹簡,自然還是用其他國家文字寫的,這樣的字,項羽是真的一個都不認識。
項梁似乎是知道項羽不認識上面的字,直接從項羽手中接過竹簡,然后說道“這是戰國時期孫臏所著的兵法,乃是兵家之學說之中上乘的學問。
雖然孫臏是出自鬼谷一派,并不是兵家之人,但是其所著兵法,卻是匯聚了兵家學問的精髓,加以改之,就成為了孫臏兵法。
今日,叔父就教你孫臏的兵法,兵者,詭道也……。”
項梁也不期望自己的這個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