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本以為自己的這位大表哥是一個紈绔子弟,但是當看到他本人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然后接著又失去了一位大哥,家中只有他一個男子,其壓力可想而知。
張氏對于甄家的唯一的血脈,自然也是愛護有加,但是也不能直接把人給愛護的費了。
看來,張氏教導自己的兒子,還是有一套的。
“楚小弟,大哥有禮了。”、
讓一個青年人跟著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學習,這樣的事情,出現(xiàn)的很少,但是作為甄家的未來,甄堯并沒有因此而覺得羞恥。
因為張氏已經(jīng)把楚風的一些情況說了出來,能夠不在長安朝堂,卻能給知道朝堂的事情,楚風的那位師父就不簡單。
不僅僅是如此,他還能夠斷定以后會天下大亂,這種大局觀就難能可貴。
甄堯見識的也不少,可是還從來沒有聽說,天下會大亂,很多人都是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意了。
沒有了黃巾賊的燒殺搶掠,昏庸的老皇帝也死了,官府對于他們的欺壓也減弱了。
這樣的生活很好啊,怎么可能會出現(xiàn)天下大亂的情況?
縣尉大人不覺得,縣丞大人也不覺得,就是冀州的郡守韓馥也不覺得。
但是楚風的師父卻能給分析的頭頭是道,不得不讓人相信,天下真的要亂了。
甄堯在縣衙當值,對于官場多少也有一些熟悉,對于長安的朝堂的形勢,也知道一些。
太后當政,大將軍何進水漲船高,成為了長安一手遮天的人物了。
但是他們的利益和十常侍的利益就有了沖突,這種事情,甄堯也聽說了。
雖然不是很詳細,可是也知道縣丞和縣尉為了能夠升官發(fā)財,可是費了一番功夫,去討好十常侍。
耳讀目染之下,甄堯覺得天下真的要亂,因為冀州郡的郡守韓馥都有了二心,更別說其他的幾個州了。
楚風也沒有見面禮,回了一禮之后,就問道“不知道表哥你可清楚了現(xiàn)在的形勢?”
“已經(jīng)聽家母說明,只不過,我好奇的是,你所說的明主,會是誰?
這一點,你的師父可有提起過?”
甄堯把重點放在了明主上,因為楚風說過,甄家以后肯定是要跟著一方諸侯混。
所以這明主就十分關鍵了,要是能夠知道這明主是誰,也好早做準備啊。
楚風搖搖頭,裝作有一些失望的樣子,回答道“師父不曾說起,他說,想要發(fā)現(xiàn)誰是當世之明主,需要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當你覺得誰是明主的時候,誰就是明主,因為只有自己感覺到的,才是適合自己的,才會全心全力去幫助,也不會讓別人猜疑。”
甄堯想一想,覺得這個說法也有一些新意,一般的師父,都會告訴你徒兒,去吧,那個誰誰誰,就是當世明主,你一定要盡心盡力去輔佐他。
可是,這樣一來,就不是自己看到的,知道的,了解到的,而是師父自己說出來的,多少會有一些膈應。
甄堯以前倒是不覺得,別人說那是君子,說誰大有文采,他都會相信,好像從來沒有自己去感覺和發(fā)現(xiàn)。
“受教了,家?guī)熣f的非常之正確,如果是他老人家指出來的明主,自然是他老人家覺得是明主。
但是如果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認定的,大概,會死心塌地的跟隨吧。”
在獨尊儒術之后,儒家的思想早已經(jīng)是如春風一般,滋潤了整個大地。
現(xiàn)在講究的就是忠君愛國,講究的就是君子之風,人人都比較老實。
除了曹操還有劉備這樣的梟雄,他們的心中可是有著更為遠大的目標,一個君子之風和忠君愛國,只能夠束縛他們一時的思想,卻不能束縛他們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