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誰的能夠一直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呢?
相當飛行員的最終卻當了快遞員、想要當科學家的最終卻成為了教師、想要當教師的最終卻成為了文員。
它之所以是夢想,也就是因為它不過是一個夢。
是我們心中對于美好的未來的想像,終究也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個夢。
蔡邕在接受了現實之后,心中的結也就慢慢地解開了,既然不能在朝堂之上做出一番事業,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現在開始也不晚,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了吧。
“大家都是從四面八方來的,現在能夠齊聚在這里,乃是緣分,不管是認識,還是不認識,現在都可以認識一下。
以后,我們就會在這里開出一片天地,這里將會是你們的家,你們以后生活的地方。
黃巾賊已經被打跑了,再也不會出現黃巾賊了,所以啊,我們就要重新開始生活,因為我們的身邊還有親人,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下去。
所以趁著我們吃飽了,有力氣了,能夠拿得起石頭磚瓦了,我們就不能只等著別人的救濟,不能吃一天,混一天,我們還有手有腳,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今天我們可以選一塊兒地,明天我們可以找一些石頭,后天可以看一些樹木。
我們要在這里,建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房屋,在這里建造我們新的家園,沒有什么事難不倒我們的,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
站在一張桌子上,楚風大聲地講著,激勵著那些已經生無可望的百姓,讓他們能夠重拾信心。
這里已經是曹操管轄的境內,只不過剛剛戰爭過去,曹操還沒有一個好的辦法來治理這里。
而楚風知道了這里沒有了戰亂,看著那些已經麻木和冷漠的百姓,心中不忍,想要召集他們,重拾生活的希望。
然而,只有很少的人愿意跟著楚風,因為大家都被戰爭磨滅了生活的希望,眼神之中都是一片灰暗了,建造了房屋又能夠如何?
家人沒了,兒子沒了、孫子也沒了,只有孤單一人,半只腳都已經踏入棺材了,又何必去折騰自己了。
第一天,只有兩個婦女,三個孩子,再加上蔡琰和蔡家的幾個護衛管家一起和楚風搭建房屋。
第二天,到了第二天,參與進來的人倒是多了一些,其中就有蔡邕,這位快六十歲的老人,也醒悟了,加入到楚風的行動中,搬著石頭。
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和一個沉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面的大小姐,說實話,能夠幫到的忙很少。
但是他們確實是在幫助,蔡邕的力氣不大,卻能聽從楚風的安排做一些簡單的活兒。
而蔡琰做的事情就更少了,搬磚她是搬不起來的,就是簡單的活兒,她也不太會,畢竟這是建造房子,簡單的活兒也是粗活兒。
所以她只好在一邊彈琴,算是娛樂一下,一首聽起來算是愉快的曲子,讓人也變得高興起來。
就這樣,一個奇怪的組合,慢慢地吸引著別人。
當一個房屋的雛形出現的時候,更多的人加入了進來,這樣一來,一座房屋在五天的時間內也就建造起來了。
石頭和木樁堆切起來,再加上一個茅草屋頂,這樣的簡易房屋蓋起來很快。
三間房屋加上一個廚房,簡直就是一套豪華的房子啊,最后再弄一個護欄,一座小院子就完工了。
眾人見到在這城外荒地上建造起來的第一座小院子,立即高興和興奮起來,小孩子都在原地蹦著跳著,那些個大人,有的已經流淚了。
再一次對生活有了希望的人,其潛力就被激發了出來,二十幾個人負責一個房子,力氣大一些,年紀小一些的,就直接從山上尋找石頭,運送石頭。
而楚風也根據記憶,打造了一輛獨輪車,這種簡單卻有效,還能給適應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