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助墻的確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一座特殊的墻面,古往今來也沒有見到過這樣做作的行為。
但是就是這樣的行為,贏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
為何百姓會大力支持,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因為慈善捐助墻的受益者就是他們啊。
也有百姓懷疑過官府會不會把那些世家大族還有商賈之類的人捐助的錢財貪污了,分發給他們百姓的錢財非常少。
然而在慈善捐助的花費公告面前,就算是懷疑也沒有用,有官員會親自來解釋,今日那些地方用到了慈善捐助的錢財,說的不算是很詳細,可是卻也讓很多百姓放心了啊。
歷朝歷代的官府,有那個像是兗州州牧大人這樣的雄才偉略,想出這么一個法子出來,天天給他們老百姓錢財。
以前官府要是有工事了,直接征徭役,不去不行,就是拉著也要讓你去服役,除非手腳斷了的人,可是一家之中,總是要去一個。
這種征徭役的結果就是勞民傷財,讓百姓唉聲載道,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勝吳廣的起義,就是因為徭役的原因,最后直接讓一個帝國走向了衰敗的道路。
而兗州的以工代賑的方法,百姓去工地勞役,不僅僅不會強制性讓你去,你去了的話,還有錢賺。
這有錢賺的活兒,誰不愿意去做?
有錢賺都不積極,那是腦袋有問題!
慈善捐助墻的結果讓百姓收益了,讓官府也收益了,當然,官府并不是私吞了慈善捐助的錢財。
而是有了慈善捐助的這些錢財,可以緩和一下資金緊張的問題,這行軍打仗可是非常耗費金錢的,不然,曹操最后也不會發明了摸金校尉這樣的職位。
逼急了,直接去盜墓發財,倒是也是一種發財的手段。
這慈善捐助的錢財很多,每一天都有進賬,只不過兗州地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用到錢的地方也就那么多。
這樣一來,這慈善捐助的錢財就有了一個可以周轉的機會,可以用慈善捐助的錢財用于行軍打仗,等到后期再補上。
慈善捐助的方法的確是非常好的方法,特別是在這個注重名聲的時代。
世家大族平日里也沒少賺取名聲,以前城外的流民出現,他們就架起粥鋪,每天施粥。
只不過等到慈善捐助的方法出現之后,他們就沒有那個機會了,流民都被官府給安排到了村落,他們想要施粥,也沒有地方。
幸好,有了一個慈善捐助墻。
這第一個人捐助了,有了名聲,跟風的人也就更多了,大家都是為名,至于金錢,他們有的是。
只不過,時間長了,有一些世家就承受不了了,只能選擇退出,每天少捐點兒,甚至是不再捐錢了。
慈善捐助的熱潮慢慢地過去,后來捐錢的人就更少了,大部分的商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聲。
而那些世家大族,見到自己的名字已經樹立在慈善捐助墻上面,也覺得可以了。
大家都像是花錢買一個響一樣,這個響達到了他們想要的結果,自然也不會再去花心思,有一些事情,都是過尤而不及。
兗州的局勢穩定之后,經過曹操的整治,慢慢地發展起來,治下百姓也都過上了好的生活。
五月中旬,甄家一行到了兗州城外,甄堯親自回去,帶著夏侯將軍等幾位武藝比較高的護衛,護送甄家到了兗州。
至于甄家在中山的財產,全部都變賣或者是讓給了別人,只留下祖宅和租地。
甄家的大部分下人還在,甄家的大女婿也在無極縣照顧,而張氏則是帶著甄家幾個小妹一起到了兗州。
對于楚風這個大腿,張氏是一定要抱住的。
甄堯可是經常寫信,至于信里面的內容,肯定是少不了楚風的那些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