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制造冰塊的事情做的很隱蔽,連下人都不知道楚風在用硝石制造冰塊的事情。
因為每一次都是楚風自己去地窖,而且每一次制造的量都比較少,只要是夠用就行。
冰塊能夠消暑,卻也要有足夠的冰塊才行。
在這個炎熱干旱的夏季,就算是冰塊,也不能讓人太舒服了。
“姑爺又送冰塊過來了!”
甄府的管家接到下人的通報,立即安排人,把運送過來的冰塊搬到臨時的地窖里面存放。
自從炎熱的天氣到來,甄家就已經從別人的手中購買了一些冰塊,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夠。
作為現在的兗州比較有錢的甄家,想要買一些冰塊,還是有人給面子,愿意貨源。
但是到了中期,天氣實在是太熱了,大地之上也沒有下過雨,大部分的地方都出現了干旱。
才讓大家知道,今年這個夏天估計是一個非常熱的夏天,可能還會面臨著大旱。
所以這冰塊也就十足珍貴了,就算是有錢,也不好買。
沒有冰塊消暑,夏天的夜晚就不好入眠,白天也會熱的難受,大部分的人都會中暑。
因為本來就沒有水喝,再加上這么熱,身體的水分快速地被蒸發了,也沒有得到補充,很容易就中暑。
甄家本來還在為了后期的冰塊著急,卻不想楚風就派人送冰塊來了。
張氏擔心楚風的冰塊會不夠用,也派人問過,得到了回復之后,才愿意讓楚風繼續送冰塊過來。
兩個月的時間,每一天都是在煎熬之中度過,大地之上到處都是裂痕。
本來還是郁郁蔥蔥的樹林,一個夏天之后,直接光禿禿的、黃沙遍地。
曹操原本打算休養生息,結果卻遇到了天災,一下子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
天下大旱,曹操就算是有辦法弄到糧食,卻也沒有辦法能夠弄到水。
面對大旱,就算是智謀無雙的戲志才都沒有辦法想出好的辦法,最多就是安撫百姓、開倉放糧等等救濟措施。
當官府的救濟不能有著很大的作用的時候,百姓們自發地用自己的行動來救濟自己。
比如有的地方覺得這是某一些人讓老天爺發怒了,所以啊,這是上天的懲罰。
他們必須祈求上天,讓上天只懲罰那些人,不要連累無辜,他們其實都是善良的人。
還有一些比較極端的一些人,則是覺得這是龍王在發怒了,為了祈求龍王降雨,他們直接來了一場盛大的祭祀,這一場祭祀之所以盛大,是因為很多人都參與了,祭祀的物品還是活人,兩個童男童女,在不知情況之下,被扔到了然后燒死。
只不過,當他們祭祀完了之后,也沒有見到龍王降雨,他們還是仍然面臨著干旱。
當楚風聽到有人用人祭祀的時候,就立即上報了曹操,痛斥這種行為。
既然干旱乃是上天的懲罰,那用活人祭祀,豈不是非常殘忍和不人道的做法,這樣只會讓上天更加的憤怒,這是惡意的殺害,而不是真正的祭祀。
然后利用自己腦海里面的那些歷史記載文獻里面的事跡,來證明活人祭祀乃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祭祀,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會靈驗的。
因為當初在長安的時候,為了保存那些文獻,直接把它們都記載了腦海中,也就讓楚風增長了不少的知識,寫起文獻了,還是非常有味道的。
曹操讀者楚風寫的文賦,是用欣賞的心態去讀的,這一篇文賦讀起來是抑揚頓挫、慷慨激昂、讓人欲罷不能啊。
“好小子,你這是也斷了我想要來一場祭祀的心思啊,既然祭祀無用,又何以應對這天下大旱的局勢?”曹操自言自語道。
本來他也想要辦一場祭祀,讓上天能夠聽到他的聲音,好在兗州降雨,也想要以此來安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