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炕上睡了一晚之后,眾人都極其滿足,第二天起床之時嘴角都帶著笑意。
天越來越冷,姜維也不去學堂了,只拿著竹簡在家里看,偶爾寫幾篇文章送去夫子家,讓他點評。
火炕成功之后,周慧慧想著讓父母也享受一下,不顧外面的寒風,挑著一擔豆腐和其他吃食回了娘家。
周玉明得知有火炕這種神奇的東西之后,很是興奮,當天就跟著周慧慧來到了姜家。
姜孟良熱情地和他講解了火炕的制作方法,又讓他體驗了一下火炕的美好之處,周玉明整個人都激動得跟打了雞血似的。
把整個方法都摸透之后,周玉明興沖沖回了煙山沖。
時間一晃而過,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姜孟良打算提前把孝敬銀子給鎮上的姜家老太爺送去。
今年一年掙了四五十兩銀子,除去花費,也還剩了三十多兩,這可是去年這個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
除了孝敬銀子,姜孟良還打算送點年禮過去,畢竟家里日子過得好了些。
周慧慧沒有對此事表態,只是補充了一句,往老太爺那里送多少就要給她娘家送多少,不能顧此失彼。
姜孟良就怕周慧慧不同意,聽了這話,連連點頭道“好,那是應該的,應該的。”
稱了幾斤上好的肉,又拿了些家里的雞蛋,還包了一點柿餅,姜孟良帶著家往鎮上去了,只留下芙蕖一人守在家中。
最近天氣冷,李鐵柱也沒有每天往飯館送食材,都是三日一送,今天正好姜孟良一家人要去鎮上,也就順便帶了過來。
時間還早,一家人先去了飯館。
“錢老板生意興隆啊!”姜孟良率先走進去拱手道。
他穿著一身周慧慧為過年準備的細麻布衣裳,外面還套了個兔毛做的小背心,儼然一副公子哥派頭。
而后面跟著的,只有姜小念有一整套的兔毛衣裳,姜維也只有一個小背心。
一家人的穿著在這個小飯館中還是挺顯眼的。
早上吃面條的人多,錢德厚忙得團團轉,見姜家一家人來了,連忙把手上的活交給王來福,迎了出來。
“哎喲,貴客光臨啊!來來來,請進請進。”
不知道是不是許久沒見過面的緣故,兩個人還客套了起來。
“后面還有東西呢。”姜孟良笑道。
錢德厚立即示意一個跑堂的青年把東西抬進了后面的廚房。
姜維第一次來這里,好奇的打量著這里的一切。
果然,妹妹不是吹牛,錢家飯館的生意就是比別家的好。
現在天冷,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門,其他面館的生意和天氣一樣,冷冷清清,只有錢家面館坐滿了人,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面擺在桌上,人氣十足。
錢德厚和姜家一家人在廚房旁邊隔出來的小房間中說話。
周慧慧拎了一個小籃子出來,道“錢老板,這是自家做的柿餅,給你們家嘗嘗。”
錢德厚驚喜地看著籃子中的柿餅道“這柿餅是你們家做的?哈哈,我就說嘛!這種新鮮沒見過的東西,只有你們家做得出來!”
頓了頓又道“我媳婦之前買過一次,吃完之后再想買,結果沒得賣了,遺憾了很久呢!”
姜家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早知道錢嫂子愛吃,我們就早送過來了!”
幾人在里面歡聲笑語,姜小念還抽空看了看帳。
已經有一個月沒有過來了,雖然平常錢德厚托李鐵柱送了銀子回去,可姜小念還是要稍微過一遍賬目。
親兄弟都要明算賬,所有東西都清清楚楚比較好。
看完賬之后,幾個人又聊了一會,就動身往碧波巷趕去。
鎮上不大,姜孟良怕那個看門的老頭又為難他們,于是小驢車暫時放在飯館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