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念看著他快要咧到耳后跟的嘴,知道他高興,心中也為他高興。
李康成請了一個專門辦喜事的班子,姜孟良又把家中拉馬車的馬借給了他,李二柱小心地騎在馬上,伴隨著敲鑼打鼓的聲音,往里正家去。
后面請了幾個鄉(xiāng)親抬喜轎,旁邊跟著說親的媒婆,一個個臉上跟開了花似的。
再后面跟著的則是一大堆鄉(xiāng)親,都是來瞧熱鬧的。
里正家也布置了一番,很是喜慶。
接了新娘子之后,又敲鑼打鼓地往回走。
李二柱這兩年賺了一些銀子,李康成又回來了,身上也有不少攢下的餉銀,兩兄弟都覺得應該要辦得熱鬧一些,于是請姜小念和姜維在旁邊扔喜錢。
都是一文一文的銅錢,抓一把也就十幾文錢。姜小念和姜維邊笑邊跑邊扔,一兩銀子扔了一路。
尋常都只有鎮(zhèn)上的大戶人家娶媳婦會散喜錢,現(xiàn)在李二柱成親也撒喜錢,鄉(xiāng)親們都很開心。
運氣好的能夠撿到十多文錢,能夠得上家里兩三天的飯錢了。
周慧慧和相熟的幾家婦人都沒有前去接親,而是在后廚忙得熱火朝天。
李二柱家中要擺席,只能請大家一起幫忙,做個豐盛的席面出來。
連姜家新買的王嫂也加入了陣營之中。
之前姜維考中童生試的時候,家里做過一次席面,眾人也是一起幫忙,現(xiàn)在做起來就沒有覺得有之前那么為難了。
鑼鼓聲越來越近,敲敲打打的聲音很是熱鬧,周慧慧等在廚房忙活的婦人,也忍不住暫時放下手中的活,看新娘子進門。
“吉時已到,新娘子下轎!”媒婆的聲音尖銳高亢。
在眾人的喝彩聲中,李二柱把轎門簾子掀開,牽了新娘子出來。
把紅布的一頭放進新娘子的手中,就這樣牽著她進了家門。
里正和李康成坐在廳中的最上頭,本來里正對李二柱只是勉強滿意,可這幾日得知他哥哥李康成是百夫長,更加滿意了些。
這樣一來,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在鄉(xiāng)親們的熱鬧聲中拜了堂,李二柱牽著新娘子進了洞房。
沒過多久,李二柱出來了,接受眾位鄉(xiāng)親的祝賀。
眾人又熱鬧了一番之后,周慧慧等人開始上菜了。
院子里擺了七八桌,畢竟是里正嫁女兒,不少鄰村的也來捧場。
一道道熱騰騰的菜端上來,色香味俱,引得眾人紛紛垂涎。
席面很是好看,肉菜不少,比當初姜家的宴席還豐盛,雖然總共也是十二個菜,代表月月幸福,不過分量很足,肉菜占了七八個。
這席面在東石莊來說,算得上是第一家。
眾人吃得很歡喜,坐在主桌的里正和李康成更加高興,時不時碰碰酒杯。
兩人說話期間,兩三個愛拉紅線的婆子走了過來,恭喜了一番之后,詢問李康成有沒有娶妻。
她們其實早就打聽了,李康成在軍營里當了個小武官,雖然已經(jīng)二十四,卻還沒娶親。
此時過來詢問,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李康成有些不好意思,之前家中實在太過貧苦,上面沒有爹娘幫忙張羅,這兩年又在戰(zhàn)場軍營里度過,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連女人什么滋味都不知道。
幾個婆子見他搖頭,都熱情起來,把坐在旁邊的錢德厚一個屁股擠走,介紹道“若是沒有娶親,我這里倒有個好姑娘可以介紹,鄰村的張家女兒,年芳十八。”
李康成還沒開口,旁邊的婆子翻了個白眼,把坐著的婆子擠走道“李大人,可別聽她的,那個姑娘我知道,滿臉麻子,又有齙牙,十八歲了還嫁不出去。”
頓了頓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道“我這里有個好人選。是我表妹的女兒,才十六歲,長得花容月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