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宣布道“今日施完粥后,明日還有,大家依舊可以到這里來!”
一聽到這話,大家都開始歡呼起來。
“只不過為了大家的將來,這個水庫是一定要盡快完成。所以明天來喝粥的人,都必須動手幫忙挖建水庫,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大家都出一份力好不好?”
聽到這話,馬上就有人嚷道“今天我們就干,能不能再給一碗粥?”
姜維看向那人的方向,立刻點頭答應“好,今天就干活的人,可以再分一碗!”
一聽這話,眾人來勁了,紛紛舉手歡呼起來。
只要有吃的,干點活算什么?
姜小念這次只拿了一萬斤左右的糧食出來,按照這個災民數量和速度下去,最多只能堅持十來天。
不過十多天已經夠了,幾千的難民同時開工,速度也是十分可觀的。
姜維一直在水庫周圍奔波,讓手下的官兵指揮下面的群眾干活。
有些老弱婦孺沒干幾下就累了,他也不催促,只說休息好了再干。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傳言,說這次賑災的糧食都是姜大人自己出的,并不是朝廷撥下來的賑災糧。
這個傳言一出,姜維的聲望直線飆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大安郡守還有下面的一眾縣令聽到這個傳言的時候都傻了,這姜維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可他是朝廷上面派下來的都督,就算對他這一舉動再不滿,也不能拿他怎么樣。
后來一群人一合計,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要是讓民眾傳言再發酵,說朝廷沒有撥糧食下來,全是姜大人自費掏的,他們估計都得受審查。
為了得個好名聲不被姜維對比得太明顯,他們只得忍痛把自己倉庫中的糧食拿出來一部分,發放給各縣受災的老百姓。
當然,他們并沒有說這是朝廷撥下來的糧食,而說這是他們自己這些年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余量,都奉獻給老百姓了。
大安郡的百姓一個個都歡欣鼓舞,從前受災哪有這么好的待遇?不是餓死就是病死了。
這下子來了個青天大老爺,還讓從前摳得跟鐵公雞似的眾位老爺都開倉放糧,百年難得一遇啊!
姜維也不是一個不會為人處事的,見到眾位官員都拿了糧食出來賑災之后,他表示回去一定上奏圣上,表彰他們此舉。
1717197477628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