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的結果,對很多人而言都出乎意外。以至捷報傳出后,甚至很多人都覺得不敢相信。從松滬、金陵會戰,敗的似乎都是國軍,而此次則是日軍首次進攻失利。
對眾多侵華日軍而言,這次臺兒莊戰役的戰敗,不僅僅是在兵力數量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敗,民間流傳所謂‘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
最為重要的是,伴隨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國府在政治上增強了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戰部隊的軍心士氣,用勝利的事實證明‘亡國論’是沒有根據的。
身為戰區總指揮的李宗仁,以偏師弱旅戰勝驕狂不可一世的日寇強敵,更說明了只要眾志成城、精誠團結、拼死抵抗、艱苦奮戰華夏抗戰軍民就是不可戰勝的。
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傳至滬上,很多滬上的百姓都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反觀待在租界的諸多洋人們,卻覺得這有可能是國府,為提升政治威望凝結民心玩的小伎倆。
直到有關臺兒莊大捷的詳細數據出來,這些認為國府必敗的洋人們,突然意識到日軍似乎也沒他們想象中那樣強大。華夏的抗戰部隊,也沒他們想象中那樣弱小。
早前不愿給國府軍援的一些國家,突然覺得如果給國府戰爭貸款或軍援,或許會是一筆不錯的政治投資。這也說明,想讓別人施與援手,也必須表現出有被救的價值。
若是一直敗下去,國府想申請到國外軍援跟貸款,只怕也會非常的困難。現在終于打了一場令世人覺得揚眉吐氣的勝仗,也能改變一些國家對國府軟弱可欺的印象。
相比國民政府跟抗戰軍民歡欣鼓舞,首次在戰場失利的日軍自然顯得有些氣急敗壞。華中方面軍跟華北方面軍,都收到國內軍部內閣大臣發來的訓斥電報。
指責兩個方面軍沒統籌好作戰計劃不說,還責令兩個方面軍,必須抽調更多的精銳部隊,以最快速度突破國軍在臺兒莊一線設立的防御工事,盡快將徐州攻陷下來。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剛剛在臺兒莊損失了一個師團的日軍,想重新發起面進攻,自然需要更多的準備。最令日軍憂心的,還是國軍的空軍實力正在復蘇中。
一旦失去制空權,對進攻的日軍而言,必將造成更為慘重的損失。面對蘇聯給國民政府的軍援,扶桑政府也非常惱火,卻知道蘇聯根本不會鳥他們。
強占東三省的日軍非常清楚,蘇聯也一直想染指東三省的利益。為了防范蘇聯遠東軍的擴張跟進攻,日軍在東北組建的關東軍,專門用來對付強大的蘇聯遠東軍。
待在嶧城大山坐看風起云涌的胡彪一行,也知道接下來日軍卷土重來,只怕第五戰區也只能節節抵抗。早前幾乎被打爛的臺兒莊,想來無法再抵擋一次日軍的進攻。
借助跟軍統方面的聯系,胡彪對目前戰局了解的比較清楚。得知老蔣從后方調集重兵,試圖借臺兒莊大捷,再次圍殲進攻徐州的日軍主力部隊。
得知這個消息的胡彪,最終搖頭道“我們這位委座的野心真不小,打贏一次勝仗,就覺得日軍都是白面饅頭能讓他們隨便捏。我們增兵,日軍又豈會不增兵?”
看著地圖上不斷標注出的兵力布防圖,根據前世知曉的一些抗戰進程,胡彪非常清楚徐州會戰算是兩敗俱傷。日軍拿下徐州,卻也付出慘重的代價。
參與會戰的國軍部隊,那怕取得不菲戰績,可論損失比日軍更大。總的來說,相比松滬會戰跟金陵會戰,這次國軍還是讓人覺得眼前一亮,取得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
想起前世聽過的黃河口決堤事件,胡彪卻不知道那次決堤究竟在什么位置。以水代兵,最終卻令百姓流離失所。這樣的阻擊方式,付出的代價卻極其慘重。
那怕知道這件事,可胡彪依舊明白,如果歷史重演的話,他同樣無力阻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