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就是一個資源貧乏國,扶桑政府為這場戰爭儲備的資金,已經到了快撐不下去的境地。那怕日軍加強對殖民地的資源掠奪,卻依舊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軍費需求。
對日軍而言,此刻他們對華的面入侵,已經處于一種騎虎難下的境地。國民政府遲遲不肯跟日軍和談,這讓日軍根本不敢從戰場大批抽調部隊。
明知打下印支那,對改善他們的現狀會有很大幫助,可日軍內閣依舊擔心,控制印支那的殖民軍隊,不會那樣甘心把殖民地拱手讓于日軍。一旦戰事僵持,日軍就危險了。
可眼下印支那形勢發生巨變,殖民地軍隊似乎搶在日軍之前,先肅清內部的潛在威脅。若是繼續拖下去,日軍也擔心后期再動手,會增加進攻的難度。
事實上,這就是胡彪搶先動手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借殖民軍隊之名,搶先肅清能令日軍迅速掌控印支那的武裝力量跟勢力。打亂日軍作戰步驟,讓其自亂陣腳。
要想面入侵印支那,部隊少了肯定不行。要調集大批部隊,部隊從何而來呢?
拆東墻補西墻的話,胡彪便有辦法聯合桂軍,讓小鬼子最后變得雞飛蛋打一場空。西南這邊,一心想找回場子的桂軍,又豈是吃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