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李江腦中迅速跳出這個名字。
然而,他并沒有馬上答應,反是沉默了下來。
他知道太極拳的理念,重意不重形,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云流水等等,而且光重了意還不行,那只是個匠人。
太極之道還極其注重一個人的哲學修養,它集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一體,最終可達天人合一之境。
李江自認為自己達不到那個要求。他對自己武功的評價是快、猛、靈。
可能是他自小受到科學的培養,他對邏輯性的武功,比如說是有步驟、分層級的武功非常適應,但是對于虛無飄渺的理念類武功就進展緩慢,這從他修煉“玄關一竅”上就可見一斑。
現在又叫他去學一門注重思想的武功,他真有點接受不能。可眼見著太極的創始人要親自教自己神功,錯過了豈不可惜?就像身入寶山空手而回,令人惆悵啊!
因此李江又坐回了蒲團,問道;“張真人,這是你武當絕學,傳給我合適嗎?”
張三豐“哈哈”一笑,說道“小友無需多心,老道創出此術的目的乃強身健體、體悟自然之道,人人皆可修習。尚且我也希望吾道不孤,此術能幫上小友最終踏上那飄渺的仙道。”
李江聽著張三豐的殷殷笑語,心里瞬間就感動了,這才是一代宗師的胸懷,沒有敝掃自珍,反而提攜后進,不是讓別人無路可走,而是唯恐同路之人太少。
心潮澎湃之下,李江大聲道“好,張真人只要敢教,我就敢學!”
“呵呵”張三豐著胡子就要站起來,李江把手虛按道“且慢,張真人這門武功教過無忌了嗎?”
張三豐一愣,稍一搖頭道“未曾,無忌孩兒剛剛和我說過一會兒話,就出去了。”
“那正好!我們可以一起學。”李江撫掌笑道,接著他站起了身,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張三豐道“張真人先等等,我去叫無忌來。”
話沒說完,他人已經出了屋子,最后幾字還是飄進來的。
李江非要拉著張無忌一起學有他的考慮。反正張三豐遲早要教張無忌的,現在還不如一起叫上,以示兄弟情深;還有張無忌是張三豐的親徒孫,自己跟著蹭下學習,也不用受個大人情,要知人情好領不好還吶。
李江很快就在殷梨亭的房間中找到了張無忌。
此時張無忌正在以一陽指給殷梨亭梳理經脈,房間里還有個少女,正是楊不悔,她捧著一碗黑乎乎的湯藥站在床邊,滿臉擔憂的神色。
孽緣啊!李江暗嘆一聲,站在旁邊靜靜觀看,避免打擾張無忌用功。
看了一會兒,李江感覺張無忌的一陽指與自己所練的很不一樣。張無忌的一陽指平和舒緩,自己的一陽指急烈迅猛,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不過這也正常。李江十分明白,一個是救人為主,一個殺伐為主,自是不同的。
十分鐘過后,殷梨亭呻吟一聲醒了過來,還未等張無忌問話,楊不悔就關心道“六叔,你好點了嗎?”
殷梨亭眼神復雜地看了她一眼,說道“這次好像沒有上次那么痛了。”
“啊……”楊不悔小聲歡呼了一聲。
張無忌又安慰了殷利亭幾句后,便和李江退了出來。
他問起了李江,是不是明教有什么事需要他去處理。李江搖頭,只說張真人找他有事。
張無忌一頭霧水,不明白才從太師父那里出來,又會有什么事?可是李江走得飛快沒給他發問的時間,他只得提氣跟了上去。
好在很快就進了張三豐閉關之地,他的疑惑也被解開了,原來是李江拉著自己來和太師父學武功。
張無忌不禁哭笑不得,心說李大